2)373——376 北条上京_云州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八万铁骑】,当然了,只要大家脑子没有没有犯二,就知道这个老家伙的话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关八州撑死了,能聚集的军队也只有八万好嘛?你难道把他们都带上京了?

  不过织田幕府的官方资料,却记载的非常含糊,只说了【氏政公携数万兵马入京】,而大将军身边的御用文人,太田又介牛一先生,则在他的著作《信长公记》中说:北条氏政公所率领之大军,一万有余,军备华美,令人称羡。

  太田牛一作为织田信长公的近臣,其所见所闻,自然是有理有据了,但与其同时代,并且身份更加高显的明智小五郎,所言却不是这么回事,在《云州笔记》中,他叙说自己参与了迎接北条武士的仪式,并且大致统计了北条军的数目,约有两万。

  因为《信长公记》和《云州笔记》都是后世研究战国史的重要史料,再加上【一万有余】和【约有两万】实际上并没有太多误差,所以后世的人都认为北条军的实际数目就是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本来事情的讨论就该到此为止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在日本热海旅行的某个年轻人,却意外地在某座山上,挖出了另一本有明智小五郎所作的日记型史料《武州狂言》的首稿。

  且不说那个因为同时在此处挖出了明智家的巨额藏金的年轻人有多幸运,这本书的出现就是一件震动日本史学界的大事!

  与《云州物语》中,年轻人的奋发向上不一样,《武州狂言》中更多的是类似中年人的唏嘘感慨,大概与明智本人被贬谪的经历有关,彼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奋发向上,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心境,其年少时总是豪情万丈,而【中年】少了当年的豪气,也少了年少时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尽管写这本书的时候,明智也不过区区二十七岁而已。

  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明智先生对信长公,有着不小的怨言,这些怨言都写在了《武州狂言》中。

  为了不使自己因此犯罪,明智在完成《狂言》之后,只保留了自身的故事与在关东的见闻,而【怨言】则仅仅保留在了首稿中,没有与全书一起刊行。

  而之后不久,首稿便神秘消失,明智本人对此三缄其口,而【元禄大狱】中,石田三成曾经想搜寻到首稿作为处决明智父子的证据,但没有结果。

  这个那个幸运的年轻人将首稿从地底下挖出来,许多事情的真相才得以披露。

  扯远了,接着讲,《武州狂言》的首稿的史料真实性自然远远超过之后的文本了,另外,史学家也在这其中找到了更多关于信长公时代的,不为人知的事件的内幕。

  其中,明智对于【北条上京】的记叙是,【奉公方谕令,安土诸奉行备齐三万人之口粮,以待关东公(北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