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降旨处罚_清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我知道这没有用。”

  静娴理解他这种心理,没有打搅他念经,只每日去给他送素斋的时候,都添一滴灵泉进去,他前段时间毕竟也是亏了身子,得给他养养。

  可还没等他好好养养,康熙就一道口谕又把他宣进宫了。

  胤禛到乾清宫的时候,康熙正在询问关于灾民的情况。

  户部侍郎阿山、内阁学士德珠从西安返回,康熙正问到,“听说受灾百姓有流亡到襄阳的,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阿山躬身回答道,“百姓没有流亡到襄阳的,听说有流亡到河南的。自赈济以后,民心安定,而且正月两次下雪,不致流散失所。”

  康熙听罢用手指着阿山说到“正月虽然下雪,但只有不足一指厚,并不能改善土地,且二三月雨水不调,麦田情况不见得好转。百姓流亡到襄阳的非常多,你居然半点也不知道,可见为人庸劣,赈济灾民不能尽心,汇报情况模棱两可,梁九功,拟旨,阿山降职至户部郎中,随旗办事。”

  刚好四阿哥胤禛到了,又询问胤禛陕西等地的灾情。

  胤禛据实以报,且将沿途灾民的惨状一一告知康熙。

  康熙又看了看几乎瘦的不成人样的四阿哥,跟依然白白嫩嫩,红光满面的阿山,心中大恨,只是刚才已经处罚了,朝令夕改毕竟不是好事,便暂且罢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

  随后康熙着内阁大学士拟旨,将襄阳、郧阳等处积贮米谷十五万石,选派贤能官员,给运输费用,运到陕西省潼关,再由陕西选派得力官员接收,运往西安等地。

  郧阳县地处大山,山路崎岖,郧阳县令上书陈情,且户部官员也确实发现山路难走,人要想过去都很费事,何况马乎。

  后因郧阳山路崎岖,难于运输,便只运送了襄阳十万石粮食到陕西。

  此外,康熙帝还谕示户部,发银二十万两,用于赈济陕西灾荒。又令平抑粮价,从重处罚哄抬物价的奸商,保证了局势安稳。

  同年四月初十日,康熙帝又谕示户部,免去陕西受灾地区今年的土地税,再增加户部库银一百万两,赈济陕西受灾军民。

  民心逐渐思安,白莲教也没有了生存的余地。

  十八日,康熙帝又谕示大学士等,派遣大臣前往陕西,会同该省督抚,赈济受灾百姓,务必使全体灾民均受益处。

  又派胤禛暗中监督,若有中饱私囊必定严惩。

  十月初四日,康熙帝再次谕示户部,陕西巡抚所属府、州、县、卫、所,康熙三十二年地丁银全部免征。

  陕西大旱虽然造成了大量人口减员,但是因为处理及时得当,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地军民也能得到安抚,今年下半年雨水渐渐充沛,可见明年会是一个好年景。

  胤禛虽然从陕西回来了,但是也逐渐开始忙碌了起来,大概是康熙觉得胤禛办事牢靠,为人忠厚务实,虽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这还是一个优点。

  因此把户部交给他监管,近一段时间胤禛都要住到户部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