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四二章 花钱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二章花钱

  又在外面逗留了十来天,彻底将船厂和盐场了解一番后,朱由校便回到了京师。

  总的来说,船厂的情势并不乐观,虽然有着大批的能巧匠,飞剪船的改造设计也有了突破式的进步,但原材料严重不足。在两三年后辽东送来的大木料阴干前,船厂怕是彻底废了,产完那三艘千料的盖伦船后,便彻底停工。

  对自己生产原料绝望后,朱由校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确切的说,是骆思恭的身上,希望抄家的时候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木料,不然他将势力延伸到海洋上的想法就彻底泡汤了。

  朱由校在天津待了五天,然后便转道去长芦盐场视察了下工作,这是目前他下金蛋的母鸡,绝对不容出任何差错。在皇帝离开港口后,整个天津,又开始了忙碌。没错,现在船厂是不开工,但不代表没有事情做。

  港口修剪好了,但是防御工事却没有,尤其是炮台,那是一个也没有。有了宁波的事情后,朱由校对港口的安全性十分的重视,因此临走前,他下达了命令,修建炮台。

  好在,大明的皇帝也不是都不干正事,前有几个为了防备海上的威胁,在这里设立过一些炮台,比如大沽,如今朱由校想要重新修筑,那就容易多了。

  离开天津,朱由校来到了长芦盐场,如今这里可是大变样,彻底成了一个盐山堆积的地方,广阔平摊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晒盐场,白花花的盐像小山一样,到处堆着。

  如今长芦盐场已经走入正轨,归到了内府生产部的辖下,专职晒盐,其他一概不管。至于销售,自然是到了销售部,由当地的天宫商号定价分派。各地的盐商在长芦的天宫商号中签订协议,竞争代理人资格。

  朱由校废除了传统的盐引制度,转而采用代理人制度,以县一级为单位,每个县竞价出一名代理商,代理商在天宫商号交钱进货,然后拿着收据,到盐场提盐,自己运回县城,依照协议上的价格销售。

  这样一来,就没有了官盐私盐的区别,所有百姓都从盐商买盐,官府彻底不再插手,整个盐业的利润,彻底掌握在了朱由校手中。尽管才刚刚投入生产一个月,但各地蜂拥而来的盐商已经交了三百万代理人竞聘金,仅此一项,就几乎将朱由校这上半年来的支出给填平。

  “好,很好。”了解到长芦盐场的运作后,朱由校哈哈大笑,如此丰厚的汇报,让他的心彻底安定下来,随着那边几个盐场的陆续整合开动,只要不是一口气开十个军团,以他的资金储备和收入,几乎不用在担心钱不够用了。

  “这么多钱,必须要用出去才行。”再高兴过后,这个问题又涌上朱由校的心头,尽管他没有财政知识,但曾经政治课学过的些东西还是知道的,政府财政不是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