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五八章 政令之要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五八章政令之要

  大明帝国,京师,文华殿。

  每天都惯常举行的阁老碰头会如今又正常的召开了,只是和最初不同的是,此刻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都不是很好看。

  “都说说吧,对如今情势的看法。”徐光启一脸的疲惫,有些无力的坐在椅子上。最近的工作实在是让他觉得十分的窝火。明刀明枪硬碰硬的动作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全都是些软刀子。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而且还让你无法察觉,无法发作,有时候想想,他还真的希望这些家伙有种些,通通起来造反,来场声势浩大的反抗,这也比现在不温不火的强。

  自从他和孙承宗联合,加强了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几个省的城防军建设,各地那种暗流涌动,风潮四起,相互串联的动作少了很多,但是,不等徐光启高兴,各种隐性的阻力徒然增加。

  最明显的,还是近在咫尺的河北省,离着京畿近的几个府还好说,但稍微远一些,当地官员便是各种理由,说工作干不下去。

  什么盗匪太多,选出来的村长还没干几天就被杀了,然后当地村庄无人接任村长,什么当地群情激奋,说某士绅贤良淑德,百姓佃农不让分他的田地,还有什么人口太多,土地不够分,百姓纷纷吵闹,工作推进不下去。

  各式各样的理由,看的徐光启那是火冒三丈,他是官场老油条了,经验丰富,一看这些奏折,就明白这是地方官府和当地士绅勾结起来,一同抗拒中央的政策。

  很明显的,士绅们不愿意丢掉自己的土地,很多官员也不愿意丢掉自己老家的土地,至于朱由校许诺的,官员可以承包田地,大部分都一眼看出来其中的弊端,纷纷将自己手中的地搂得更紧了。

  如今,河北这样的情势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现在是七月底,就连沈有容都跑了一趟安南,运回了大批的粮食,如今自己这边还是老样子,进展都不大,若不是河北这边皇庄众多,内府归还了很大一部分农田,怕是目前这点进展都没有。

  听到徐光启问这个问题,其他七名阁老共同沉默着,他们也都感觉到了里面的棘手。他们终究是血肉之躯,最多也就制定个政策,真正的实行,还是要下面的人来办,如今下面地方政府对内阁的命令爱理不理,各种理由拖延,他们还怎的没有办法。

  “这是吏治问题,得刷新吏治。”最终,还是毕自严开了口,他一上来就说到了点子上。

  “下面的官员不太听话,得换,做的不好的,全都送到草原上去。”朱燮元附和道,他终究是经历过了西南土司之乱,见识了战场,话语之间,杀气腾腾。

  “可是他们终究是做了,只是因为地方的阻力做不下去罢了。”黄克缵指着旁边一摞奏折说道。

  “这是阳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