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以道立国,发钱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下也懒得和他们解释,现在是二十一世纪。

  明朝其实早就亡了几百年了。

  想要改变一些人的观念,是很难的事情。

  而且吃力不讨好。

  不要试图和一些认知低下的人辩论,因为他们会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打败你。然后把你拉到,和他同一起跑线,搞得你一地鸡毛。

  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有趣。

  如果真能在华夏,古代的封建王朝,实行以道立国,华夏的历史,绝对会发生巨变。

  因为黄老之学这东西,先进无比。

  比现在的美利坚都要先进。

  比如说发钱,在各个州实行不同的法律……等操作,都是我们曾经玩剩下的。黄帝的四经当中,早就给这些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是极其明了的依据。

  傻子都看得懂的语言。

  道家里面也有仁德,但道的仁德,不是儒的仁德。

  那么为什么,古人不以道治国呢?就连文景几个以道治国的皇帝,用的都是阉割后的道——无为而治呢?

  因为利益。

  为了利益,那些封建贵族,摒弃了最先进的东西,然后选取了最坏的、对他们最有利东西——儒家。

  他们不是蠢,

  而是坏。

  ……

  次日。

  应天府。

  紫禁城,奉天殿上。

  朱元章召见群臣,例行朝会。

  “列位臣工,咱大明实行以道立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朱元章道,“除了在教育上,全部百姓读黄老之着作外,好像没有什么实际的治国之策。”

  “用来体现以道治国。”

  “禀皇上,治国方略乃是国家大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大臣说道,“而且之前的黄老之学年代久远,很多这方面的方略都遗失了。”

  “大明王朝,是第一个,用完整黄老之学治国的王朝,并非简单的无为而治。”

  “因此种种治国方略,都必须要经过慎重思考,我们没有可以照搬或者借鉴的例子可用。”

  “因此,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过微臣相信,等时间久了,黄老之学被大家都读透了之后。大明王朝,会诞生一大批,杰出的,黄老治国的思想家治理家。”

  “你说了等于没说。”朱元章道,“咱当然知道,时间久了,各种好的方略会应运而生。”

  “但咱等不了那么久。”

  “现在,咱就制定第一条,有‘以道立国’特色的治国之策。”

  “还请皇上指点。”群臣闻言,纷纷说道。因为黄老之学年代太久远,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断层,因此群臣都想不出好的策略来。

  而现在朱元章居然开始制定方针了,不得不让人群惊叹。

  “以道立国的第一条策略就是……”朱元章顿了顿,道,“给百姓发钱!”

  “给百姓发钱?”

  群臣听了,顿时震撼不已。

  这算得上以道治国?

  “皇上,给百姓发钱,就是以道治国?”李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