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13章 三轮车_魔界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轮的金属部件应该怎么铸造?

  外面那个圈带有凹槽,方便轮胎嵌进去。

  至于凹槽的尺寸和具体设计方式得多做一些实验,否则轮胎很容易脱落。

  马林的想法是,现在制作的是实验型号的车子,能用就行。

  如果怕外胎脱落,就打螺丝把它们给固定起来,虽然这样会导致橡胶容易烂掉。

  现在要做的车子是耕田用的十辆电动拖拉机。

  它们不用跑多远的路。

  内胎的厚度、弹性,马林自己试验过了多次,才选定。

  外胎的厚度、弹性同样是试验过了多次。

  车轮中间带有孔洞,方便把车轴插进去并固定。

  现在加工这种金属零件比原来稍微容易了一点。

  先试着制作几个四个大车轮,四个小车轮。

  轮胎把人给为难的要死。

  马林自己没空去制作轮胎。

  他在设计三轮车的架子。

  前面的轮子,用两个把手来控制转向。

  那么把手应该是什么结构的?

  轮子有个车轴,车轴两侧各有一个竖着的杠连接到一个更粗的杠上。

  三轮车的架子接到这个更粗的杠上,让它承重。

  这根杠又是外部有管子,内部有转轴的结构。

  转轴上面连接两个把手,下面连接轮子。

  把手转动,车轮也跟着转向。

  同时承重结构也比较合理。

  后面的架子很简单。

  电动机通过齿轮组驱动车轴转动。

  齿轮组封装起来避免溅入泥水、落入灰尘。

  马林只会用齿轮组驱动。

  车轴插在两个轴承中,两端插入两个较大的车轮。

  结构并不是那么难。

  先把这种车子给制作出来。

  关键是轴承、车轴、齿轮组与车轮的制作。

  轮胎的制作实在是太拖后腿,于是把‘机灵鬼’给找来帮忙生产轮胎。

  确实轮胎的生产是个难点,若不是时间紧急,马林会自己动手来实验和生产轮胎。

  因为车子用的是电力,调速倒是挺容易的,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调速方法是否会损伤电动机或者有什么别的后果。

  倒退也是比较容易。

  电力正负极反向就倒退了。

  反正现在没有汽油、柴油,只能用电力。

  两辆三轮车的零部件正在逐渐完成生产。

  齿轮组的连接其实挺简单的。

  每个齿轮都很结实,中间充满孔洞以降低重量。

  齿的厚度至少有三厘米,这是马林的要求,生怕它们担负不了太大的压力。

  比如用这种结构吊起一吨重的物体的时候,每个齿实打实的要负担一吨的压力。

  保险起见的话厚度三厘米也是不够的。

  最好能够有十厘米以上。

  这将导致它们非常的沉。

  而且非常容易被磨损。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它们只要能够用于干活就行。

  磨损了就进行更换,又不花多少时间。

  车轮、车轴都算是比较好生产的。

  轴承是个难题。

  先前给鸭子河几个大水轮制作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