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_鏖战银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通的车辆,是靠车轮来承受车体的重力的,同时靠车轮来传递动力,而坦克,行走装置是履带,轮子是压在履带上的,这就是负重轮。

  至于驱动轮,则是后面的两排小齿轮。

  坦克的重量,传给负重轮,而负重轮压着履带,就仿佛永远是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这也是坦克机动性能强大的原因,不管地面情况如何,轮子始终是在履带上行走的。

  根据车体重量的不同,负重轮的个数也不同,西方的坦克自重大,类似于现在的豹-2,使用的是七对负重轮,而汉国的这些坦克,使用的都是五对负重轮的结构。

  现在,在生产线上,62坦克的生产已经结束了,正在按照秦观提供的图纸,进行72坦克的生产,在生产线上,一些铝合金打造的车体,已经初具轮廓。

  如果大批生产的话,国家肯定耗费不起,但是现在仅仅是少量装备,在测试性能不错的情况下,没有对生产图纸进行任何改动,就开始生产了。

  银色的铝合金外壳,闪闪发光,当车体焊接好之后,就开始在车体上安装各个部件了。

  率先在车体底端装的,就是扭杆悬挂。

  坦克已经诞生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坦克的悬挂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最初的时候,弹簧应用的比较多,但是弹簧悬挂占地方,自重大,只能用小直径的负重轮。

  后来,经过反复的发展,终于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坦克的悬挂方式,就是扭杆。

  这种悬挂的原理,和拧毛巾差不多,用双手将毛巾两头抓住,然后双手反方向扭动,毛巾里的水就会被拧出来。当将毛巾拧紧以后,手会感觉到毛巾有一股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毛巾被扭转以后产生的弹性力。

  扭杆悬挂,就是同样的原理。

  扭杆一侧安装在车体侧壁上,另外一侧通过车体的孔洞穿出,连接到摆臂上,轮子上的重量载荷通过摆臂使扭杆产生扭转,获得的弹性力用于支撑车体。这就是扭杆悬挂的原理,非常简单,而且占用空间也非常少。

  扭杆式悬挂的特点就是动行程很大,理论上行程总长是可以接近两倍摆臂的长度的,完全不存在其他悬挂需要考虑弹簧的长度等问题。另外结构不算很复杂,占用车体空间很少,所以,几乎所有的坦克,都开始使用这种悬挂了。

  如果说它的缺点,那就是扭杆是横穿车体的,所以战地维修不便。

  现在,72型坦克的扭杆,也全部在车底安装到位,接下来,就是在扭杆悬挂的两边,安装负重轮了。

  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工厂,张师傅可不会等待,立刻就撸起袖子来。

  干活儿吧!

  不用别人,就他一个人,将旁边的推车上的负重轮,搬下来,推到了第一个扭杆的位置,对正,塞进去。

  然后,就开始在上面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