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0章 勤王与否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瞬间就变成了两道,而在崇祯帝和所有朝臣的心目中,从来就没有把据守第三道防线当成一种选择---那只是最后万不得已的一种应对,一旦退守第三道防线,京畿之南,保定广平,一直到河间府,五百里之内的所有城池,就都将变成建虏蹂躏的对象,百姓都将被建虏屠戮,那绝不是崇祯帝和朝臣们所愿意的,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京畿运河防线。

  天津到京师的运河,一共三百里,虽然烧毁了河面上所有的木桥浮桥,只留了四座石桥,并关闸蓄水,抬高了河面,但这并不能保证运河的安全,为了防止建虏从某地架桥过河,必须在东岸囤积更多的兵马,阻击建虏的渡河企图,如此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这是很多朝臣的意见,而放眼天下,现在能调集的大军,只有左良玉十万湖广兵和孙传庭麾下的三万秦兵。

  “不可!”

  兵部尚书冯元飚有不同看法,他站出来,一边剧烈咳嗽,一边徐徐反驳。

  冯元飚认为,京畿运河最窄处13米,宽处18米,建虏想要架桥渡河绝非易事,也非一日一夜所能完成,因此不需要处处重兵,只要在东岸严加戒备,配备几支机动部队,但是发现建虏在某地架桥,立刻出动阻击就可以。

  当然了,建虏兵可以泗水过河,不过没有了战马和重甲,建虏兵也就失去了威力,再者,建虏兵大多是旱鸭子,会水的人并不多,难以形成大威胁。

  而就整个防线来说,现在的兵力,尚可以应对---杨文岳的保定兵,阎应元和杨轩的两个战兵营,防守河岸,刘耀仁率领的四个千总队防守石桥,运河的漕丁漕兵和武清东安等地的本地军士作为辅助,一共有将近四万人,另外,尤世威的三千山东兵往吴桥,陈有福的四千河南兵往大名府,唐通的三千密云兵回援京师,都可为后续的援兵,因此在冯元飚看来,运河防线尚可,暂时还不需要动用两千里之外的孙传庭和左良玉。

  不宜动用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另一个原因是军粮。

  从陕西湖广到京师,单程两千里,往来四千里,从命令下达到抵达京师,最少需要两个月,今年河南虽有小丰收,但陕西山西保定等地依然是大旱,湖广粮食也减产,各地州府粮仓空虚,恐难以供应秦兵和湖广兵进京勤王的粮米,如果强硬命令,说不得就会重蹈崇祯二年,建虏入塞时,各地人马纷纷进京勤王,但沿途却得不到军粮,饿兵溃散,就地落草为寇,变成流贼,为害地方,茁壮了流贼势力的覆辙。

  孙传庭和左良玉虽然不至于中途溃散,但却也不可不防。尤其左良玉的部队军纪一向不佳,沿途所过,必然是骚扰百姓,造成的祸害,怕不是各地官府所能承受的。

  更不用说,李自成和张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