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六章、历史性的一刻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女,就急着往回跑,想着先回去告诉先生,免得中午邀不到人。

  少女目送着大牛消失,对着下人说道:“去教育部,把皖之先生的邀请函送给我父亲!”

  而此时的孑民先生正在教育部里,与范总长和汪总长相谈事情,便是为了能让仲浦先生来北大。

  “老汪,你看这个蔡孑民,自己没本事,请不到人,就天天往我这里跑,哈哈哈......”范总长打趣道。

  这俩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与汪总长也是多年的老交情了,如果要追溯起是什么时候相交的,那得回溯到十几年前。

  因此,三人说话会比较随意,爱开玩笑,孑民先生见范总长打趣自己,就笑道:

  “还不是你教育部工作没做好,想想300大洋一个月的工资,人都不愿意来,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诶.....孑民兄,话不能这么说,或许他程仲浦志向根本就不在此,我看他那个《新年轻》办的挺好的,影响力也大,一样可以做事,何必蹚你蔡孑民的浑水。”汪总长说道。

  “他志向很明确,就是要推广新文化,如若不然也不会千辛万苦的把《新年轻》搬到首都来,既然来了首都,我蔡孑民岂有弃宝山而不顾的道理啊?”孑民先生摊开手说道。

  范总长也摊开了手,无奈道:“我同意把《新年轻》搬到北大,至于学历上的事情,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总不能还要我亲自去请把!”

  “那倒也不是不可以!”孑民先生认真想了想道,假使三顾茅庐而不成,孑民先生还真就打算让范总长出马,亲自上门去请。

  “过了,过了,孑民兄,没了张屠户非得吃带毛的猪不成?”汪总长摆摆手,面露不满,“我看汤皖之也行,论名气,谁有他的大,那洋人见了也都客客气气的。”

  身为外教总长,自从开始与汤皖打交道后,对汤皖在外国的影响力还是知道的不少。

  “相比较于汤皖之,还是程仲浦比较合适,一来汤皖之不是文学出身,二来陈仲浦现在是新文化的旗帜人物,本身学识又过硬。”孑民先生仔细思考后,坚持说道。

  “我看,孑民兄你还是先三顾茅庐吧,不成在另想他法!”范总长说道。

  “行,我先去,免的他回了沪市,就麻烦了!”孑民先生哆哆嗦嗦,刚说完,就起身夹着公文包准备出门。

  “这个蔡孑民,来我这里,一杯茶都没喝就坐不住。”范总长抱怨道。

  “孑民兄就这脾气,看准的事就一定要做,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么,他现在一心扑在北大上。”

  “这倒也是,北大就需要他这脾气的人去干。”

  …………

  孑民先生风风火火的出门去,准备三顾茅庐,一出教育部大门,就迎头碰上家里头下人送来了邀请函。

  “汤皖之邀我做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