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5章 唐军接连大败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唐军接连大败

  …

  行军总管李仲文本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赵国公李弼的孙子,真乡郡公李衍之子,亦是李密的叔父,跟随平阳公主在鄠县起兵,授太常少卿,此次出任行军总管,得以独领一军,李仲文意气风发。

  大军一路急行,副总管姜宝谊觉得过于急切,当即劝谏道:“李总管,行军过急,士卒劳累,唯恐贼军以逸待劳,亦或是中道设伏啊”。

  李仲文闻言甚是不喜,但知道姜宝谊乃是太子亲信,亦不好发怒,直言道:“兵贵神速,并州已失,需得尽快抵御贼军南下的态势,否则影响恶劣”。

  姜宝谊见状不好再劝,只得打起精神,一路警惕。

  而宋金刚探知李仲文一路急行,当即大喜,命部将黄子英在中途险要处设伏,李仲文大败,仅率残军逃亡浩州,协助浩州刺史刘赡守城,而姜宝谊则不慎被俘。

  宋金刚一路猛攻,进占并州,兵峰正盛,进击浩州,浩州刺史刘赡固守不出,宋金刚只得退军,转向进取介州,一时间,河东危急,京畿震动。

  正在李渊忧虑之时,一向不沾军事的裴寂竟是主动请缨,请求率军征讨宋金刚,裴寂愿意出征,李渊自然是同意。

  当即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可便宜行事,统率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等人前去迎击宋金刚。

  此时的介州已经失守,裴寂领军到来后驻兵在介州城东南的度索原上,度索原在介山下,介州便因介山而得名。

  对此刘弘基颇为忧虑,疑问道:“为何不驻兵介山之上?”

  裴寂捻须一笑,指着介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说道:“如若驻兵介山上,贼军放火烧山,我等岂不成了介子推?”

  介子推乃是春秋名士,不肯出仕,被恼怒的晋文公放火烧山给烧死。

  刘弘基一看这介山,正值秋季,树木易燃,确实惧怕火攻,而度索原背靠介山,乃是土塬,亦是居高临下,当不怕火攻。

  在得知唐军驻兵度索原后,宋金刚再次找到唐军致命之处,竟是命人前去切断山涧水源。

  原来度索原乃是地势较高的土塬,水源全靠背后介山上流下来的山涧水,宋金刚断其水源,裴寂无奈,只得移营,以寻求水源。

  然而数万大军的大营移动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趁着唐军立足未稳之际,宋金刚全军猛攻,唐军大败,死伤无数,裴寂与刘弘基等人仓惶逃往晋州固守。

  宋金刚用兵向来多谋,见晋州固守便转头去攻绛州,裴寂惶恐,急忙向李渊请罪。

  到底是多年好友,李渊并未降责,反而继续让裴寂镇守河东。

  裴寂千恩万谢,誓要固守河东,当即命令周边各州县坚壁清野,迁百姓入城,对于不愿入城的百姓直接焚毁房屋粮食,此举惹得天怒人怨。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这大唐还未倒,仅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