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9章 京兆韦氏,去天尺五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9章京兆韦氏,去天尺五

  …

  见高冲陷入沉思,高君雅眉头一皱,知子莫若父,他知道高冲心里应该是有想法了,立即问道:“此事太子已下决定,你还有什么想法?”。

  见高冲依旧不为所动,高君雅继续说道:“窦正则与我多次提及你,可见他跟你关系之密切,伱要想清楚再做决定”。

  高冲抬起头来,咧嘴一笑,“只因为我跟窦轨有交情,就坐视韦云起这么一个耿直良将冤死吗?”

  高君雅拿起茶杯的手一顿。

  只听得高冲继续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明知韦云起是骨鲠君子,却见死不救,这有违我的本心,再者说,这只是一个误会而已,我相信窦轨知晓真相后绝对不会因此心生怨恨。

  他名为轨,轨者,法度、规矩也,他的字为正则,便是遵循规则,纠正规则,人如其名,窦轨向来对事不对人,我相信他绝对不会故意加害韦云起”。

  高君雅面无表情,看见高冲义气昂扬的模样,并没有斥责,只是问道:“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

  “若说好处,必然是有的。其一,韦家绝对没落不了,西眷房、东眷房还有定箸九房,人才辈出,三年之内,必出宰辅。

  其二,韦云起之子韦师实颇有才名,他日定可显贵。

  其三,阿珪即将分娩,她毕竟是韦家人,好歹帮扶一把,日后生下庶子,说不定多有依靠韦家人的地方”。

  听得高冲在这里一本正经的讲着理由,高君雅无所谓的摆摆手,“随你去吧,反正不是什么大事”。

  这件事情在堂堂高相公看来,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居中调解一番,无非就是看值不值得出手罢了。

  高君雅身为宰相,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事自然是要三思,不过高冲年轻气盛,年少居高位便可率性而为了,

  高君雅虽然知道高冲颇有识人之明,但是对于高冲的话有些不以为然,只是高君雅不知道的是,高冲所言,并非是说大话。

  韦家虽然不遗余力支持李建成,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并未遭受清算,反而愈加兴旺,以韦挺为代表,有唐一代,京兆韦氏先后诞生十七位宰相,要知道唐朝皇帝亦不过二十一人。

  这十七位宰相之中,便有韦云起的亲孙子韦方质,在唐睿宗年间拜相,至于韦氏其他担任刺史、尚书、侍郎等职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诸如著名诗人亦有韦应物、韦庄等人。

  高君雅并没有阻止高冲的原因也是因为如此,举手之劳的事,可为可不为,既然高冲有这个心,那结个善缘亦无不可。

  见高冲起身,直言现在便去东宫,高君雅只是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并无反应。

  见高君雅没有反应,高冲更是坚定想法,纵马直奔东宫。

  “郎君,刚见冲儿急匆匆的走了,作甚去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