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 索赔_抗战之铁血佣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筑路,老板是说要让这些投降的泰军去修筑一条从清迈府直通东吁的道路。”天边已经出现了晚霞,还停留在清迈城外的乔伊终于收到了赵志的命令,重兵围困的清迈城就像是一块巨大吸铁石,不管是曰军在清迈府的部队,还是那些战力低弱的泰军部队都在不断的向这里进发,乔伊只要守在这里就能挨个的击溃他们,典型的守株待兔,

  “老板说不光是东吁到清迈府的路,还有缅甸境内的公路,说是大学里的几个教授做了一个公路规划,老板已经同意了,咱们所有俘虏的战俘都要分批送去修路。”用战俘替代那些难民修路,这是罗琳的智囊团思考了很久的事情,中国來的难民大多是农民,他们擅长的是粮食种植而非基础建设,雷霆的部队井喷似的扩军,粮食补给已经成了排在武器弹药后面急需解决的难題,用战俘换下种植作物的农民,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赵志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美军重新拿回太平洋的控制权,这预示着国民政斧获取军援的通道重新打开,滇缅公路的重要姓再次被放大,与公与私赵志都要保证滇缅公路的通畅,所以维修和加固滇缅公路就成了重中之重,中南大学的几个教授趁机提出规划缅甸公路网的提案,在罗琳的推波助澜下,一份新的缅甸公路规划出台递交给了赵志,有了罗琳参与的提案明显带着美国特色,或者可以说完全是借鉴了美国的大公路网策略,动脉一样的主干道贯穿了缅甸的城市,静脉一样的二级公路附着于主干道上,整个规划看着倒是不错,

  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土地,这是赵志看到这份规划的第一印象,后世里的到处污染是赵志痛恨的,在他的想法里,缅甸应该是一个空气清晰的度假休闲之所,就像澳洲和加拿大一样,大好的资源是要留着慢慢消耗的,而不是一味的开采和浪费,西南大学的这份公路网规划恰恰符合赵志的这个构想,在贯通各地的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开发和浪费,

  沒钱不要紧,沒有筑路的材料也不要紧,西南联大的教授和罗琳的幕僚团已经找到了替代的办法,“咱们不是还有矿山等着劳工开采吗,把战俘调过去,在开采矿场的同时,组织他们砸石子,水泥厂的产出可以慢慢积攒,咱们先用石子把路基打出來,先把几条重要的主干路给加宽修补了,只要水泥够数了,咱就立马铺设硬质路面,或者咱们还可以先紧着材料一段一段的干,只要人手和粮食能跟得上,筑路绝对沒有问題。”西南联队策划此事的教授可是跟赵志拍了胸脯保证的,

  赵志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劳工,缅甸的大部分青壮都被他征召进了部队送去和曰军打仗,剩下的那些缅甸土著大本事沒有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