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9章过河(三)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此时,唐军的弓矢却已停下,数千唐军在河滩上摆开阵列,,在军官号令之下,徐徐向前,显然是要死守河滩了。

  船上的重甲步兵纷纷跳下船头,淌着浅滩的河水开始布防,还有的则牵引着铁索想要将其钉入地面,完成浮桥的最后一道工序。

  相比于唐军,他们显得过于单薄了些,后续的军兵在快速的加入他们。

  随着唐军向前移动,两岸的战鼓声交织在了一起,喊杀声终于响彻岸边。

  唐军并没有给敌人留下太多准备的时间,箭雨一下在河滩上便密集了起来,登上滩头的晋地兵卒纷纷倒地。

  可战事一旦开始,便不会因为这点伤亡而停止。

  很快两军便在滩头处碰撞在了一起,刀枪并举,喊杀连天,箭矢在空中舞动,刀光闪烁间,撞击中无数人惨叫着倒在地上,鲜血肆意的流淌出来。

  但这并不是此战最惨烈的时刻,晋军不断的通过浮桥补入军阵,奋力阻挡着唐军的攻势。

  这个时候,滩头处的形势是有些古怪的。

  本来防守一方的选择会更多一些,一般来说,半渡而击是最常被运用的战术,也就是说,放一部分敌军过河,然后聚而歼之,挫动敌军士气,然后守住滩头,让敌人望洋兴叹。

  当然,这和战略上的半渡而击肯定不一样。

  可唐军选择了死守滩头,一种最为稳妥也最为死板的战术,这让两军方一接触,便成了你死我活之势。

  这显示出了唐军将领的底气不足,并没有跟敌人正面交战,一战而胜的信心,可话说回来,这确实也给晋地大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人数上的劣势很难补足,滩头上好像一下便挤满了人,前面的防线不住被唐军压缩,很快便猬集在一起,并不住后退。

  伤亡是一回事,而他们已经快让后续登岸的士卒无法立足了,而唐军一旦发起攻势,便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大有将敌人一鼓作气,推下黄河的架势。

  高处的李破见此,只是眉头稍蹙,并无多少担心,当年大军渡过辽水的战事,给了他很多的经验。

  对岸唐军兵力不多是一方面,另外则是他认为,抢滩之战对于他所率的大军而言,其实只是个开头,岸边这点唐军肯定无法阻挡大军脚步。

  换句话说,一旦他下定决心过河进入关西,那抢滩之战不过是一场局部战事,影响不了大局,看的只是要费多少功夫而已。

  就像辽水对岸,二十余万高句丽大军,也无法阻挡隋军强渡滩头一样,而此时唐军的表现其实在侧面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神符……李破撇了撇嘴,这是要将守卫冯翊的唐军都丢在这里吗?那可真是要谢谢他呢。

  其实如今他考量的,只能是如何才能让大军在唐军云集而来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全军过河,可以说,以他的眼界,一时的不利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