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9章大势(二十六)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于混战之中……

  也就是说一场内讧下来,死了一万余众,一直以来潼关里面被人时常提起的那些威胁彻底消失了。

  唐军上下的意见一下变得统一了起来,李纲,王珪,桑显和,韦挺等人只稍一商议,握着滴血的刀子的唐军便打开了潼关的门户,献关出降了。

  外面的晋军也早有准备,徐世绩率军入城接管城防,顺便安抚河南降人,唐军这边则由步群,薛万彻等接待,西边这里则是由尉迟偕部入主西潼关。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听了一夜厮杀声的晋军将领们喜笑颜开,潼关唾手而得,实是大功一件,而且还少了伤亡,肯定会让主公高兴不已。

  这次不管是东边的步群,薛万彻,还是西边的尉迟偕,都有志一同的推举徐世绩为首功,所谓上兵伐谋,古人诚不欺我也。

  潼关七八万守军,还有雄关可守,粮草也还充裕,可也只数封书信,主帅授首,守军出降,雄关易手……而且还将反复无常的河南众将几乎一网打尽。

  这样的谋略,除了道上一声佩服之外,其他晓得内情的几个人心中皆觉大寒。

  当然了,无可置疑的是,徐世绩一战成名,终于在众将之中开始崭露头角,有了一席之地。

  可以说,潼关这里真是他的福地,之前和张士贵两人那一战让他得掌兵权,如今呢,如此大功,怕是已经进入到开府建牙的节奏了。

  而且这人年纪还不大……一颗将星在潼关方向冉冉升起。

  ……………………………………

  当日,伪太子李建成的人头以及捷报便一道送到了李破手中。

  不用多说什么,这必然是李破期待已久的消息,一旦攻下潼关,他所控制的疆土便会连成一片,重现当日李渊南下时的景象,战略环境空前优化了起来。

  而李建成一旦授首,李氏嫡支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李世民,李氏气数没了多一半,李破甚觉心安。

  至于李渊那些庶出的儿女们,应该没有那种看似忠厚,却文武双全,野心勃勃的人物吧?其实,庶出这两个字就是拦住大部分人的门槛。

  和李渊一样,李破允李建成归葬于李氏祖地,父子三人,相隔十数日,便同赴黄泉,李破欣喜之余,也是暗自警醒,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不管前行还是后退,都满布荆棘,稍一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还要累及家人。

  所以只要坐上去,就不容他人染指。

  …………………………………………

  七月初,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已经关闭多时的承天门缓缓打开,李破缓步走了进去,文武们在他身后亦步亦趋,连脚步声都是如此的轻柔,唯恐惊扰到前行的王者。

  前方两侧,一排排的宫人像被风吹折的麦田一样倒伏了下去。

  李破目不斜视,安步当车间径自走入了太极宫,随后进入的则是罗士信率领的汉王亲军卫士,他们会常驻于此,行监护之责。

  太极宫中的殿宇在李破眼中匆匆而过,并无多少留意,不多时便来到了太极殿前,这是一座足可谓恢弘壮丽的建筑,同时也是皇权的象征。

  自它建成以后,已是经历了四位帝王……如今崭新的好像初来一般。

  李破只扬首瞧了瞧,并不多做停留,便拾阶而上,进入到宫殿内部,身后的人们渐渐停止了脚步,屏息观望。

  殿中空荡荡的,虽经过了仔细的打扫,可依旧能看出一些昨日的仓皇。

  脚步声清晰的回荡在大殿当中,高高在上的龙椅是如此得醒目而又诱人,仿佛有什么声音在呼唤着他一样。

  和晋阳宫正殿相类,九级五阶,李破走的有些累了,心下终于吐槽了起来,原来爬上这张椅子是真不容易,差点累死老子。

  终于来到近前,李破打量良久,好像想要寻出些特异之处。

  最终他收回了目光,缓缓的坐了上去……

  (第五卷完,感谢大家陪伴至今。)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