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谋刺之谜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融给曹操的这封信,是曹操离开许都以后写的,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曹军能够一路杀到邺城城下,光知道曹操在白马打算渡河,袁军似无阻挠之意。他信中的主要意思,就是劝曹操停止动兵,不要再讨伐袁绍。

  在原本的历史上,孔融就是反对攻打袁绍的,但主要是害怕袁绍势力太大,难以相抗,他跟荀彧说:“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逄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结果被荀彧给驳了。而在这条时间线上,袁绍就没有那么强,或者不如说,曹操没有那么弱,故而孔融这种话也就出不了口。

  而且孔融跟袁绍是有仇的,当年他在北海当国相(后废国,为郡守)当得好好的,谁想袁谭就杀过来了,生把他给赶去了许都。而且袁绍跟杨彪、梁绍、孔融等朝官有仇,双方还和睦的时候,曾经多次派人到许都来暗示曹操,把这仨家伙砍了算了,遭到了曹操的婉拒。

  但是终究屁股决定脑袋,孔融站在世家大族的立场上,不希望曹"caobi"迫袁绍过甚,所以官渡之战以后,他就多次以百姓希望安定、士兵不想打仗为理由,劝说曹操放袁绍一马。他认为只要朝廷明彰袁绍之罪,勒令各郡国守相赶紧表态,就能使袁家势力崩溃,到时候袁绍便不得不亲赴许都请罪了。

  因为孔融虽然跟袁绍不对付,但袁氏集团不是袁绍一个人的,袁绍本身代表了河北广大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些大族跟孔融也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兵戈一兴,袁家固然要完。这些依附袁氏的世家大族也没有好果子吃——以曹操的一贯行事风格,可不会只诛首恶,允许他们华丽转身的——所以希望咱还是以政治分化、外交拉拢为主,别轻易动刀动枪的,免得玉石俱焚。

  孔融对刘表的态度也是如此。他希望朝廷隐瞒刘表郊祭天地之恶,别到处宣扬,表面上说是为了维持刘姓宗室的体面,保障朝廷的威信,其实是不想对荆襄的世家大族下狠手。要是把曹操换成袁绍,他可能就不会这么劝啦。因为袁绍本人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但曹操不是,而且曹操近几年的行事风格虽然比兖州时代有所缓和,但还是憋着劲儿要打击世家大族——我不再跟杀边让那样硬挑你们的错了,但你们也谨慎点儿,别错大发了让我揪住。则我绝不轻饶——孔融对此是瞧得很清楚的。

  所以此番出征之前,他就曾经多次委婉地劝说过曹操,说袁绍战败,已不足为患,何必劳民伤财再动刀兵呢?你派是宏辅等能言善辩之士跑河北各郡国去游说一下,说不定袁家直接就垮了,岂不是好?

  曹操对这种屁话当然是嗤之以鼻。一方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