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白地将军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兵贵神速,是勋不敢在昌黎城内久歇,第二日便率军渡过了渝水也就是大凌河。复放下舟船,让才攻取了宾徒、徒河二县的于禁也自下游得渡。随即两军合围无虑,一鼓而下,再攻险渎,因为粮草运输得慢了一拍,被迫多耽搁了数日。等杀到大辽水畔,是勋估算,辽东军应当已经在对岸列下营垒,准备决战了吧?

  险渎城东南方向约百里外,正当大辽水东岸,有一县城,数十年后,卑衍、杨祚即拒此以敌司马仲达也,那地方叫做辽隧。辽东军若想据大辽水以敌是勋,肯定会把大本营设置在辽隧城中啊,然而奇怪的是,遣军中勇士泅渡往探,却说辽隧县城四门大开,十室九空,不但无兵守备,就连老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

  是勋说不上料敌如神,但此番征辽之役,他筹划已久,又有诸葛孔明等智谋之士襄助,基本上战略布局、调动的各种可能变化,都已做过预案,轻易吓不着他了。然而辽隧已空的消息传来,却实在大出是勋意料之外——辽东军收缩了?连大辽河都不守了?不能啊——再探,再探!

  后来司马懿征伐辽东,魏明帝在临行之前问他,估算公孙渊将会如何应对啊?司马懿就说了:“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拒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司马懿说的上计,其实那根本不能算计,只是说公孙渊应当认清形势,及早逃跑——司马懿就怕公孙渊逃入蛮荒之间,跟他打游击战。那他百日破敌的计算就要泡汤。可是如今是勋不怕,终究公孙家还不到公孙渊时代,三世以镇辽东,公孙度刚死,公孙康才即位。本来就人心不稳呢,真要一跑,你还奢望能卷土重来吗?

  所以是勋觉得,司马懿所说的“次计”,才是辽东方面最可能拿得出手的对策,即沿大辽水设防。重重堵截,希望幽州军粮尽而退。“坐守襄平,此成擒耳”,真要龟缩回襄平城内,那就死定了呀。敌人有那么傻吗?不对,其中必有圈套!

  所以他不敢遽渡大辽水,只是一拨拨地派出哨探去侦察对岸形势。正当此际,许都忽有急报传来,是勋展开来一瞧,不禁微笑道:“‘白地将军’来矣。”

  所谓“白地将军”,就是指的夏侯渊。其实他这外号此时还并没有,是勋是根据后世记载。随口说出来而已——反正小声地自言自语,也不会有谁听见。要说这个外号,其实挺冤枉的。后世往往解为“白痴将军”,说夏侯渊一勇之夫,压根儿就不会用兵——别人说他或许是污蔑,那可是曹操亲笔录下的,还能有假吗?

  对于这种说法,是勋是不大相信的。他前一世就挺佩服这位夏侯妙才将军。此人进军如风,平陇上、灭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