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最后的天命_大唐,我可以加持道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也有一部分热血之士,开始向太原移动,他们要与这胡人打上这一仗。

  只不过这个热血号召只到达两湖地区,一个是这时代的信息传播没这么快,第二个则是北方世家不是这么看的上南方世家,对信息南传不是那么积极。

  不要忘了晋朝时,南方世家做了什么。

  当南方舍弃北方,北方向其求援时,北方世家除了看到他们的灯红酒绿,一个援兵也没见到,所以北方自然不会喜欢南方,对信息南传自然也不是那么积极。因为没用。

  “本宫会与齐王商量,让他多打一些猎物,以保证军粮。”

  同时有问题的还有李元吉,当二十万胡骑南下传开时,李元吉竟然主动要求回长安请援兵。

  这是李秀宁无法接受的。

  按照李秀宁的说法,现在胡人南下,太原是李氏的家,只要他们坚守太原,多的是百姓为他们李家赴死。所以李秀宁直接拒绝派李元吉向长安求援。

  “马郎,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李秀宁扭头看着马凡问道。

  马凡已经以他的养殖场、工业化征服了李秀宁。对李秀宁来说,马凡比她看的长远。政务处理也比她优秀,自然是要征求他的意见。

  马凡抓了抓头发,心想:李元吉怕是要跑路了。

  一个人的本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在马凡看来,李元吉说什么回长安请援兵,根本是正大光明的逃跑罢了。

  “征兵,大量征兵。”马凡叹了口气说道,还是没有提李元吉的事。

  李元吉重要吗?当然重要。不说他太原留守的身份。单是作为一名武道极致,武道呼应便会大幅增涨至少一个武道军团的战力。他就很重要。

  但是李元吉是一个李跑跑。一个没有战心,一心想当逃兵的武将,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

  “嗯--先武装士兵,至少不能少于20万。马郎,咱们可以武装这么多士兵吗?”李秀宁苦笑了两下。

  骑兵本身便比步兵强大太多,如果人数再没有人家多,那真的是不用打了。

  但是二十万的兵器,同样是超出了李唐的能力,就李唐现在的产铁量,工艺水平,二十万把兵器绝对是大唐一年的产量。

  李秀宁没有办法,只能看向马凡。为了武器,她甚至没有提甲胄,毕竟甲胄消耗的钢铁更多,那绝对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至少李秀宁觉得强人所难。

  李秀宁不是一个野心家,她只希望家人与身边的人活着。只要大家可以活下来,李秀宁是不会多事的。所以李秀宁到现在还不知道马凡弄的高炉产量。

  当然,以这时代的现状,世家也绝不会让朝廷了解自己的工艺水平。

  除非是朝廷要向哪个世家动手了,否则朝廷自己也会避免探究世家的工艺。

  这些工艺在古代称之为家学。

  家学到后来变成纯儒学,那是宋朝干的好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