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明朝的工商业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04(弘治十七年)年过去了,朝廷的各项改革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皇帝朱佑樘的身体也不像历史上那样糟糕在今年(1505年)就去世了。朝廷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鼓励工商,朱厚炜为了发展大明的工商业做一点引路的示范。

  现在又多了两个旁观者,工部侍郎刘璋和工部主事曾鉴。他们经常跟着朱厚炜,以便能多看看。另外,他们也到成都工业区考察过,从那里了解更多的东西和经验。朱厚炜希望更多的人能为天朝的复兴崛起出力,也热衷于宣传新的知识技术和思想。他们这是一拍即合,所以奔波忙碌的朱厚炜身边总有这两个人的身影。

  从宋代起,中国的工商业已经相当的发达,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是元、清这两个统治了天朝大地,资本和工业革命会首先在天朝兴起。

   明朝末年,中国的工业、商业并不落后。如果能适当的引导,工业革命就可能出现在天朝。朱厚炜就是秉承着这个理念,想在大明有所作为的。

  英国的工业革命起始于纺织业,推动力是蒸汽机。中国的纺织机械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到明朝末年时,是世界领先水平,朱厚炜又带来了蒸汽机。工业革命的种子已经有了,能不能发芽呢?朱厚炜要催化它。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工业、商业的起步也就应该从这里着手。

   当时的手工业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和丝织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轧花弹花缫丝等;二是食品加工业,有造酒、制粉、榨油、作酱等,那个时候点心、面包、蛋糕之类的还没有市场;三是植物茎杆枝条编织业,如草编、柳编、苇编、竹编之类;四是烧造业,烧制砖瓦盆碗缸罐等器物;五是造纸业;六是一些地方特产,如鞭炮、年画、假花等。此外还有各种手艺人,木工、铁工、泥瓦工匠。这些手工业产品,囊括了社会生产生活资料所需工业品的绝大部分。

  以柳编为例,华北平原到处都有柳树,柳条细长柔韧,是编制的好材料。用柳条编织的筐、簸箕、水罐等是农家生产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柳编虽然简单,却不是人人皆会的,它有专门的生产作坊。南洋热带地区柳树少见,柳编制的产品在那里会有很好的市场。

  后世在北方黄淮这一带有一种编织产品很红火,那就是草帽辫。草帽辫的原料是麦秆,是小麦生产的副产品。它是用几根麦秆并排编织,像编发辫一样,编成不到一寸宽的扁平辫子,一圈一圈的用针线缝在一起就可以做草帽,所以叫做草帽辫。用它做的产品当然不只是草帽了它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外贸出口的大宗产品。

  苇席业一般都是原料生产和苇席编织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