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12)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大宋的一方。

  耶律乙辛紧抿着嘴,沉默的收回了目光,将千里镜交给身后的亲卫。

  气氛比之前更为凝重,看到了宋军接收胡谷寨的行动,跟随着耶律乙辛的所有人,心中都免不了有着烦躁、愤怒之类的负面情绪。

  阴阴火焰在胸中燃烧,有人是因为没有经过大战便丢掉了已经占据的土地,也有人则是从宋军的行动中看到了让他们畏惧的东西。

  “进退有度、疾而不乱。那当不会是京营吧。”沉默了很长时间,耶律乙辛向身边的人询问着。

  尽管仅仅是占据一座空营,可在短短一顿饭的功夫,就以区区千人控制了一座大型边寨中各处的战略要地。如果这是事先设下的陷阱,只要埋伏起来的伏兵稍作迟疑,便再也来不及发动了——在旗帜全数升起之前,如果受到进攻,宋人或许会弄得手忙脚乱,但在此之后,就无人能撼动得了宋军对胡谷寨的占领了。

  仅仅一顿饭的功夫啊。

  耶律乙辛的叹息声大得让身后的萧十三和张孝杰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手底下的精锐本部也做不到这一点——并不是说从契丹各部和一部分异族中选择的精兵在实力上有所缺陷,而是他们在城防工事上的认识太过浅薄,无法像宋人一般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一座城市。

  但这是耶律乙辛的本部,绝大部分辽军,不仅不了解攻城时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也缺乏足够的实行能力。

  差距之大,让人怵目惊心。

  萧十三断然说道:“若宋人的京营禁军皆有如此精锐,西京道攻宋的四万余人无一人能再见到应州的草场。”

  “西军和麟府军都不在这里。”耶律乙辛沉吟道:“是河东军?”

  张孝杰道:“以韩冈的为人,多半会让代州兵打头阵。”

  “谁丢的,让谁去拿回来?”耶律乙辛嘴角抽搐了一下,“韩冈煞费苦心啊。”

  宋辽国力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摆在他的面前。

  有些事并不是出了一两个明君贤臣就能扭转得过来。当宋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多的在军事上得到体现,辽国一直以来努力维系的对南方的军事压制,业已土崩瓦解。

  就在数年之前,遣去宋境的使臣,可以叫嚣着不能如愿以偿便报以战争。但现在,旧日的使者就在东京城中,可萧禧绝不敢挑起一场战争,甚至是口头上的要挟也不敢。

  如果这样的国势,再配合上能力超卓的臣子,那么,就将会是周边诸国的噩梦。不过那也有可能成为宋国皇帝的噩梦——只要韩冈的功劳继续累积下去。

  另一方面。以隋唐之强盛,百倍于高句丽,可为此东北一小国,中原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方才在唐高宗时将之征服。何况大辽的强盛同样百倍于高句丽,而地理上的优势则更是远远胜之。眼下只是不能像过去一样,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