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庙堂(七)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旗下的这一份经义子刊,就是专门为了拉拢潜在的支持者,同时给气学妆点门面用的。

  蜂拥投稿的各地宿儒的姓名,能编成一本一百页的书。而通过论文刊发,成为学会会员资格的儒生,目前已有五十余人。

  张载对儒学经典的诠释,其严密性和逻辑性,比不上王安石的新学,更比不上二程的道学。

  而韩冈为了推广他的格物之说,又必须更加别扭的诠释经典。尽管在与其他学派的辩论之中,都可以把辩论的焦点转换到事实验证上。

  随着格物之说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抛掉儒学,对学习格物之学,并没有任何影响。

  但韩冈想要让气学彻底取代新学,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那就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儒学理论。这就要招揽大儒们去为之添砖加瓦。

  李承之从黄裳手里接过这本《经义》,随手翻了几页,其中的确有几篇还算新奇的论文,但正题上还是显得平庸,看起来韩冈要实现他的目标,还是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不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李承之翻了几页之后,就换给了黄裳。

  他低声问着如今的开封知府,“勉仲,今天会上要议论的事,你可有什么新想法。”

  大议会的第四次筹备会议即将召开,前三次筹备会议,达成了不少共识,但最重要的一件事,大议员名额的分配,还是没有着落。

  一州出两人的平均分配法,这肯定是不可行的。本来就是拿出来作为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按照户口人丁来定议员名额,那完全是江南诸路的天下了,福建还搭不上边,北方更不干。

  今天的议题,就是再议论一下,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新方案……至少是更加合乎情理的新方案。

  “哪里能有。”黄裳丢下书,“不过相公那边应该是早有成算了。”

  “当真?”

  “猜的。不过应该是有,相公的性子,参政你也是知道的。”

  李承之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黄裳说的的确是没错。以韩冈的性子,什么事不算计透了,不会拿出来在世人面前亮相。

  但黄裳又说道,“其实相公说得有一句话,私以为,还是有些意思的。”

  “哪句话?”

  “上一次筹备会,相公说得最后那句。”

  报纸上对此连篇累牍的议论,而前一次筹备大会,韩冈做总结陈词的最后又说过,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义务。

  就是这一句,引发了更加激烈的讨论。

  李承之还记得,他想了想,摇摇头,“好像有些不搭边。”

  “把那句话反过来呢?……”黄裳手指在桌上轻轻一划,“尽多少义务,就有多少权力?”

  李承之呼吸一滞,这句话,可就太有意思了。

  “勉仲?”李承之看向黄裳,有一个问题已经卡在嘴边。

  黄裳摇摇头,他知道李承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