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储君_张浩朱允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爷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龙椅其实只是看着好看,又长又宽,人坐在上面除了挺直脊背之外,连个搭手靠的地方都没有。

  皇帝这个位子,本就是无依无靠。

  “本来咱不想过这个寿辰,是吴王和咱说,平民百姓家的老爷子过寿,都要大操大办,让儿女表示孝心,让外人看看家里的富足。”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响起,“咱今年十四,已经算的上长寿之人,这辈子能经历的,咱都经历。受过别人没受的罪,吃过别人没吃的苦,从一个老百姓,到大明朝的皇上。咱,挺知足!”

  众臣默然听着,龙椅上的皇帝似乎在说着家长里短。

  朱允熥站在高处,殿臣子们都用朝板挡着脸,让他看不清他们的表情。

  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武人常家兄弟悄悄抬头,和朱允熥的目光碰撞。前者不可置距的点点头,常家兄弟的眼,泪光闪烁。

  站在皇帝身边,被皇帝拉着一块上去的少年,是他们的亲外甥,是他们妹子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

  这一刻,他们的心没有外甥即将成为储君的欢喜,有的只是为死去的人高兴,为活着的人更高兴。

  “但是咱这一辈子,也有那么丝遗憾!”

  朱元璋继续开口说道,“皇后先一步离咱而去,咱的儿子也英年早逝!”说着,看了一眼朱允熥。

  后者低下头,狠狠的擦了下眼睛。

  朱元璋的大手,在朱允熥的手臂上轻轻拍拍,继续说道,“上天总算是待咱不薄,没了儿子还有个好孙子。”说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今天是咱的寿辰,趁着大喜的日子,咱给来一个喜上加喜。”

  砰,砰,砰。

  此刻,朱允熥听到了自己越来越强烈的心跳。他不再低头,而是骄傲的把头扬起来,再次打量殿的臣子们。

  而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允熥毫不怯场满是自信的脸上,欣慰的笑了。

  这时,朴不成双手捧着一个卷轴,从后殿之大步出来,一脸郑重。

  他走到书舍人,华盖殿大学士刘三吾的面前。

  后者双膝跪倒,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卷轴。

  而后,刘三吾起身,打开卷轴,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殿的臣子再次跪下,俯首倾听。

  “朕膺天命二十五年,为国事兢兢业业,不敢丝毫倦怠,唯恐不敬上天。二十五年之,上苍庇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臣子曰皇帝万岁,然天下岂有万岁之人。”

  “朕十有四,须发皆白。身上百战之伤,常痛不能眠。朕一老人,而大明新生。为江山长治久安之计,为天下百姓福祉,国不可无储。”

  砰,砰,砰!

  朱允熥的心,跳得更加厉害,他的手心里全是自己的汗水。

  “稳!”老爷子忽然拉住朱允熥的手,用力一捏。

  殿,刘三吾的声音也有些发颤。

  “皇嫡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