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3章 舌战长生殿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回可麻烦大了!”

  到了长生殿前,望着眼前的状况,崔耕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明白自己错怪李显了。

  却原来,长生殿前的广场上,现在正有两支兵马在对峙。一拨是太子李显带的兵,总共是三千来人。

  另外一拨则是千骑兵,虽然总共只有四五百人,却军容肃穆,盔甲鲜明,由殿中丞田归道率领。

  必须说明的是,李显这边的三千来人,有一千多是各亲贵的家丁,虽然个人战力算是不错,但没有上下阶级,没有配合,完全可以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另外一千多人,则是呼野利带的羽林军了,虽然他们也堪称精锐,但刚刚投降,军心不稳。

  田归道这边的千骑兵则相当简单。

  长安的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南衙府兵,一个是北衙禁军。

  南衙府兵,是由兵部所属的十二卫兵马依次“上番”而成,总数大概六万。因为兵部在皇宫之南,因此得名。

  北衙禁军,老底子是李渊起兵的三万“元从禁军”,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左右羽林军,现在也是六万人。因驻扎在皇宫以北,因此得名。

  简单来说,南衙府兵是义务兵,北衙禁军是招募兵。北衙禁军的战斗力要远在南衙府兵之上。

  所以,张柬之策划政变,只是往左右羽林军里安插人手,根本就没管南衙府兵。

  那千骑兵又是什么呢?当初太宗李世民,从左右羽林军中挑选精骑百人,组成“百骑”,作为皇帝的亲卫。到了武则天一朝,又把百骑扩充为“千骑”。

  所以,千骑兵就是左右羽林军中的精锐。

  当然了,再精锐也是血肉之躯。以四百多“千骑兵”对三千大军,又没有马,在这平坦的地形上,是不可能取胜的。

  但是,人家又何必一定要取胜?若是拼了命保护武则天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在两成到三成之间。

  武则天乃大周开国天子,积威甚重,若是腾出手来,败亡的就是李显这边了。

  李显现在直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见了崔耕,忙不迭地道:“现在形势千钧一发,孤王可全靠贤婿你了。”

  崔耕暗暗琢磨,李显既不叫自己崔爱卿,也不称“二郎”,而是直接改称自己为“贤婿”,看来是把自己当作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他苦笑道:“微臣的两百精锐以及高仙芝那五百人,都可以划归太子你指挥。只是……即便加上这些人,陛下要突围,也难保万无一失吧?”

  “唉,孤王说的就不是军队的事儿。”李显道:“我的意思是……贤婿不但和田归道一起共过事,还救过他的命。现在唯一的可行之计,就是靠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劝他投降了。”

  想当初,崔耕和田归道、武延秀、阎知微一起出使突厥,被默咄软禁。后来,田归道和武延秀全靠了崔耕所留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