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降虏西击胡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及多想,第一反应便是转身逃窜……想想也是,从匈奴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一百个人身上的装备恐怕都比上幽州军一个人身上的装备值钱,打啥啊?用啥打?

  前面过于突出的匈奴人转身逃窜,骑着白马的精锐汉军骑兵却并不追击,只是趁势接连不断,从北面城门、从东西两处城门不停涌出,然后在城北从容汇集列阵,紧接着是马邑本地的青壮,他们手持长矛、弓矢,按照汉军要求,穿着没有染色的白衣,紧随在白马骑兵身后于城墙下列阵。

  军阵精锐到这个份上,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白花开于初冬城外原野之上,绚烂至极,让人望之自惭形秽……实际上,不少匈奴人光是看就已经看傻了。

  但是还没完。

  就在城前汉军列阵不断时,西面与南面的山岭之中,昔日汉武帝藏军三十万的山岭缓坡之后,也忽然响起了连绵不断的号角,然后在匈奴人近乎惊骇的目光中,数量更加惊人,也注定更加致命的两大股兵马,轰然从两面山坡后涌出,然后从容列阵。

  两边全都旗帜密布,人马俱全,其中西面一侧俱是赤色衣甲、旗帜,望之如火,南面一侧则俱是黑色衣甲旗帜,望之如渊!

  更恐怖的,南面一侧离得远看不清且不说,靠的较近的西面山坡上,匈奴人看的清清楚楚,山坡上的赤色军阵居然全是骑兵!而且,这个骑兵军阵中居然没有摆多余旗帜以作遮护,这些汉军骑兵就在匈奴人视线可及的山坡上大摇大摆的分成了整齐的十来部,其中两三部在侧翼,摆成了长条雁行姿态以作遮护,然后七八部在中间,每部又都分成十余处,并分别列成了三角锋矢突阵,而每个锋矢突阵又都约有百人。

  稍微有军事经验的匈奴人一望便知,这是典型的汉军军制,所谓一屯五十人,一队百人,一曲两百人,然后成制度的每部大约五曲十队二十屯,近千人……换言之,这一面山上便是近万骑兵!近百个锋矢突阵!

  没有任何多余旗帜,只是从部到曲,从曲到队,从队到屯,每层都有一级用来指挥和表明建制的旗帜而已,简直一目了然。

  西面如此清晰,北面一时看不清,想来也是如此……这跟之前的情报是符合的,白马将军公孙珣从幽州过来,带了两三万人,若是再加上雁门郡本地兵马,凑个三万人在此埋伏岂不正对?!

  而且如此强军,看一眼便让人目眩,便是没有埋伏又如何打?

  已经涌到马邑城北这数里宽空地上的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一念至此,不少头人即刻呼喊自己的部属往后退,但身后山坳道口处,不知道前面情形的匈奴兵马却还在不停涌出,那里是能说转头就转头的。

  而不只是前面跑得快的匈奴人,刚刚进入盆地,刚刚聚起几个大贵族,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