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_逆流纯真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小学一学期学费加上书本费,一百好几十,就算茶寮村有补贴,也是一年接近两百块的支出。

  而此时我国在农村种地的农民,现金来源主要两条门路:1、交公粮,扣掉各种税费后发的钱;2、杀猪卖肉为主的家庭养殖收入。

  绝大部分这个年代正好读书的农村孩子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过年把猪杀了给你交学费。”

  事实就是这样,不是说人有多坏,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多人能够负担,愿意负担这笔支出。

  尤其是女娃,女娃不用上学的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甚至你免费让她读家长都不愿意——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帮忙干农活了,比如割猪草、拾柴什么的。

  所以江澈前世初到茶寮村,差点被折腾到还没开学就撂挑子。

  这一世的情况江澈当然可以轻松负担孩子们的学费,但是他不准备这么做,因为那样只会把这群人越养越刁,越养越废。

  他可不光是来教书的。

  江澈的理解让老谷爷宽心了不少,黝黑的面庞上皱纹一挤,露出笑容。

  “对了,还有吃饭的事”,他说,“我的意思是小江老师你先在村里各家轮着吃一天,到最后看哪家合胃口的,就选哪家搭伙,你看行么?”

  江澈有口粮,教育局会给支教老师补贴,所以他要选谁家搭伙肯定都会愿意。

  其实自己烧也可以,学校就有厨房、灶台,但是江澈想了想,偶尔烧几顿还行,真要天天烧,他不愿意。

  所以笑着应了下来。

  把床铺了,剩下的东西就整包搁老木头柜子里,江澈拎了条小竹椅出门,搁院门口坐着,近看曾经熟悉的一切,远眺隐约可见的南关江。

  四个从六七岁到十来岁不等的孩子怯生生走过来,站在十几步外,拿清澈的眼睛看着江澈。

  “别怕,过来吧。”江澈招了招手。

  豆倌、哞娃、杨马良、曲冬儿,这些个都是他前世的学生,后来哞娃死在了那场泥石流里,剩下三个里一个小学读完辍学,两个由江澈亲手送上县里初中,曲冬儿后来是峡元县历史上第一个清华,上大学后她把录取通知书寄给了江澈。

  “新老师。”八岁的曲冬儿声音清亮,剪着不平整的蘑菇头,眼睛又大又亮。

  “诶,我姓江。”

  “江老师……我们,我们给你螃蟹,还有鱼。”

  四个孩子都挽着裤腿,光脚,把一个小竹篓摆到江澈面前,螃蟹是那种山溪里翻石头抓的溪蟹,其实没肉,拿油盐炸出来倒是嘎嘣脆,鱼也是沟渠里的小鱼。

  但是这一瞬间江澈依然觉得那么美好,觉得自己若不回来,会遗憾终身。

  拉近距离聊了一会儿天,给四个孩子每人发了两颗大白兔奶糖,看他们心疼地吮一口,又拿糖纸包住,江澈认真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这头的了,知道吧?”

  “知道。”四个孩子特别用力的点头。

  江澈满意地点头,说:“那今天呢,你们就先回去说一件事,就说新老师说了,之前几年拿了补助又不让孩子上学的,他正在查……准备叫派出所来抓人。”

  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折腾,江澈决定主动挑起“战火”。

  哞娃拍着胸口说:“啊,真的吗?那我爹要吃牢房了。”

  江澈说:“当然真的,这是诈骗国家。”

  新老师来了不到一个小时,整个茶寮村就这么乱了,村民们其实很胆小,诈骗国家,派出所来抓人这个概念,吓得他们不知所措。

  等到江澈走在村里路上的时候,看向他的目光就变得多了许多警惕和幽怨。

  “得想办法给他赶走啊,要不咱就被登记上了。只要是学校没老师,就不是咱们的错,谁说是咱们不让娃上学,咱都有理可说。”王地宝蹲在墙角,磕着鞋道。

  蕨菜头“嘘”一声,小声说:“听见了。”

  “听见怕个屁啊”,王地宝说,“他又听不懂。”

  蕨菜头想想也对,于是两个人脸上笑着,开始商量怎么把江澈吓走。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