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七章 张伟的伟大发现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赵诚猜的一点不错,进攻不到三天,八路军那头歼敌近两千人,比历史上整整多了一倍。由于迅猛攻势,日军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过于依赖用公路网和铁路调动部队,这在交通系统完备时还好一些,正太铁路的全线被袭使得他们有限的机动部队不得不迈开双腿四处救火。

  武汉撤退时向表叔移交过五十门九二步兵炮和一万七千发炮弹,还通过曹二宝向那边输送了上百万发子弹和将近两百挺轻重机枪,这些宝贝让八路军在攻坚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八路军习惯于精打细算过日子,加上与赵诚有(保密)约定,他们并没有拿着这些武器弹药四面开花。九二步兵炮更是只装备到旅级单位,只有在作战时才配属到各个步兵团,能知道火炮种类的只有少数几个团级干部和旅部直属炮兵连的人员。为了掩饰火炮种类,他们让各个主力部队都制作了几门木质的“晋12年式(75山炮)”,搞得重庆和东京方面都一头雾水,因为按照火炮出现的频率,八路军至少有上门这种宝贝。

  兹事体大,华北方面军特意安排情报部门对这一情况做了摸底,特务们回报的情况却令所有人哑然失笑。八路军总部有一个炮兵团,可是只装备有晋造十二年式七五山炮12门,可能还有一门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野炮。这些炮都是被国军撤退时放弃的,所以炮弹极少。大约是担心失主上门讨要,这个炮兵团没有在军政部报备,所以炮弹根本没处补充。话说回来,就这些炮能上户口,按照国军炮弹的产量,也不会有“多余”炮弹给他们。

  现在八路军连主力部队都大批士兵因为步枪都装备不齐,不得不扛着长矛大刀作战,稍微能在战场上进行远程打击的只有81迫击炮。这种营级支援火力在八路军里居然只有条件好的旅级单位才会装备几门,用这玩意来对付炮楼还不如用头去撞,再好的炮手也难以保证把炮弹砸到炮楼顶上……

  久而久之,鬼子也就放松了警惕,连炮楼的设计图都没改进。由于兵力有限,并且出于那些高级军官的个人爱好(以前日本贵族和大武士都喜欢修天守阁之类建筑作为老窝,并彰显权利),华北日战区的炮楼越来越多,公路和铁路沿线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座。实战也证明了,这玩意对付八路军营、连级部队非常有效。七八支步枪加上一挺轻机枪对付一百多只装备步机枪的步兵并不吃力。小队级炮楼还有一挺九二重机枪,重要的据点还会配备掷弹筒,迫击炮、地雷、铁丝网这些高级货比较紧缺,但是只要壕沟挖的够深,来上三四百个敌人,驻守炮楼的部队连增援都不需要。

  炮楼多是依靠砖石、木材和三合土建成,也有是钢筋混凝土的配置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