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文抄公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瀛传》书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东瀛,是东瀛开国之始。”

  因此,在东瀛的史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历史,也是有讲述的。所以,长野主编对庞涓这个“围魏救赵”典故出处人,一点也不陌生。

  “白君书中所写的五行德行说是来自阴阳家?”

  长野主编看到小说稿件,也忍不住对白贵使用了敬称,称呼为君。

  “阴阳家来源于齐人邹衍……”

  白贵微微皱眉,和长野主编说起这些始末。在华夏,阴阳家已经有些落寞,融入了道家,但在东瀛,关于阴阳家的传说可是屡见不鲜,安培清明这个大阴阳师更是家喻户晓,他创造的五芒桔梗印,也是在东瀛广为流传,几乎到处可见。

  “我对白君的学识也很是佩服呢。”

  长野主编不以为意,含笑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份稿件更加重视起来。同时在交谈中,他也是恍然,原来白贵是治春秋的,又是长安人士,难怪能写出这篇大作。

  “我会让校对编辑先校对一遍,初次刊印一千份,看售卖成果如何。”

  “按照报社规定,这篇小说三万字,润笔料按照市价最高,可以开到千字二円,毕竟你这是长篇小说……”

  “若是卖的好,后续报社和出版社联系,印花税可以高达三成。”

  长野主编淡淡说道。

  白贵是报社的主编,也有一定的权力,自然这价码是往最高的开,反正是社长的后辈。再说,这稿子的质量他也拜读过,也值这个价格。

  润笔料,是对稿酬的雅称。

  印花税,作家出书时和出版商写上,以印税结算费用。印税,就相当于印花税,著作人在每本书上加印私章,出版社按照检印数乘以书价的税率百分比结算稿酬。

  润笔料是一次性付清,类似工资。而后续的印花税就相当于奖金了。

  “这个价格不算低了,毕竟尾崎红叶一篇小说才30日円。”

  见到白贵没回答,长野主编忍不住说道。

  此时明治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就是尾崎红叶,他的一篇短篇润笔料是三十日円。现在名气不低的夏目漱石在朝日新闻社上连载杂志,一年的年薪也才三千日円。

  “很高的价格,多谢长野主编的赏识……”

  白贵笑了笑。

  他拿了三万多字的稿件,两日円一千字,那么就是六十日円。虽然比不上短篇小说家几千字就能二三十的日円,却也不少了。

  长篇小说,定价肯定是比短篇低的。

  这也是得益于他是主编,在报社有一定的地位,不然到一家陌生报社,是不可能开这么高的润笔料。

  “不过白君也需要保持稿子的质量,如果销售不顺,这稿子恐怕……”

  长野主编又忍不住说了一句。

  虽然他看这幅稿子很喜欢,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前,谁也不能保证这篇小说就能大卖。所以他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卖的不好,这润笔料就开不了这么高了。

  “这是肯定的!”

  白贵点头,现在东瀛平民一个月的收入,大抵在三四日円左右。

  此时的女作家樋口一叶出身东京小吏家庭,父亲早丧,上有母、下有妹,而女人也不能应聘工作,只能靠给报刊写小说为生,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六日円,这才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营生。在《一叶》日记中,可以看到她奔波在借钱和典当途中。

  多谢白瀣撷打赏的1500起点币明星荧荧L打赏的100起点币,内蒙小胖打赏的100起点币。

  大家有票投投票啊啊啊

  另外有群的,新建的,群号: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