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 挽天倾,救时英雄(求全订)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金人信心,暂时免了后顾之忧。开始专心对付起南宋,同时金国亦是征兵,准备再次攻打秦地。

  然而让金宋两方没有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在这短短时间内,白贵率领马步军共计七万余人,进逼西夏西平府,意欲一举灭夏,绝了秦地的后患之忧。

  西夏此时是夏仁宗李仁孝当政。

  李仁孝重视儒学,轻视武备,政策上重文轻武,所以边军军备废弛。

  不过白贵为秦王之后,一改往日打法。

  不再为先登士,而是转为谋策。

  金灭辽之战,西夏和辽国有姻亲,所以数次援救辽国,在这一场场大战中,西夏兵力下滑严重。

  并非金国不想灭掉西夏,而是金国的战略是先宋后夏,所以一直任由西夏苟延残喘。

  所以白贵是捡了金国的一个便宜。

  西夏还是有一定家底的,死守西凉府、西平府等地。

  古代攻城,在没有火炮的前提下,若是死守,数月攻下一城都是寻常事,有的更甚,数年都难以攻破。

  西平府白贵以马军卖了一个破绽,守军追击,歼灭。

  再以翘关士进行夜袭,攻下。

  后面数州,白贵以马军绕走,而直接前往西夏都城兴庆府,围攻西夏都城。

  李仁孝比宋徽宗、宋钦宗厉害一些,知道此时不能服软,亲自上城墙激励士兵,同时也喝令诸州兵马立刻组建勤王军,前来护驾。

  但这也如了白贵的心意。

  围点打援!

  军备废弛的西夏军,怎么可能是他手底下骑军的对手。

  至于铁鹞子,数量止有三千。

  这群乌龟壳,哪怕是轻骑兵来了,也不好使。白贵见此,只能披重甲,和胜毅军的重骑兵一同冲阵。

  数次大战,西夏兵力匮乏。

  然后白贵再以步军攻城,数战之下,西夏国土沦丧一半。

  兴庆府岌岌可危。

  西夏皇帝李仁孝祈口衔玉,反绑双手坦膊出城投降。

  白贵请命赵桓,赵桓册封李仁孝为违命候,皇族全部押往长安听候发落。

  绍兴十九年,西夏国灭。

  哦,不,宋钦宗赵桓新建年号,建熙元年,西夏国灭。

  等西夏国灭后,白贵又马不停蹄的带着赵桓跑到了蜀地的剑门关,要求剑门关守将开门迎帝。

  剑门关守将不从。

  于是赵桓身披戎甲,御驾亲征,亲自扣关。

  剑门关守军无一敢放箭。

  若是金人胁迫赵桓扣关,那还罢了,放箭也就放了。

  能成就一番美名。

  但现在白贵和赵桓可是宋人,一个宋帝,一个秦王,不敢放箭。

  赵桓若死,不管死在哪一个人手中,赵构这个亲弟弟哪怕心里再高兴,但也不会轻易放过他,表态还是要做的。

  再说,投靠“旧宋”,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剑门关始下。

  剑州附近的领土亦归了旧宋。

  但白贵打到这里,叩开了巴蜀的门扉之后,就没有再往下攻打。他收住了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