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聂小倩(求全订)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让他见猎心喜,只不过他没有当面考核过白贵,不知道白贵的真实水平。

  所以借助这文人雅事,试一试白贵的水准。

  果然不出他所料,白贵片刻便已成诗,光是这份急才就胜过不少人。哪怕写的诗词水平一般,但亦是不错。毕竟匆促而作的诗词,哪能有仔细斟酌写就的诗词要好。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陈知府轻轻吟诵这首《螃蟹咏》。

  “好诗!”

  “这是一首好诗,白生有急才啊。”

  宴席上的名望之士纷纷赞道。

  于是,陈知府借此雅兴,邀请白贵到宴前,与他们同列。

  举人和举人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别看这末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举人,可这些举人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举人,潜力有限,估计一辈子都中不了进士。

  而白贵今日投的名刺,若是真的有这般水准,进士对白贵来说尽管不能说探囊取物,但只要多考几次,就必定有中的希望。

  能中进士,他们未来都是同僚。

  同朝为官。

  这般待遇才属正常。

  白贵敛衣起身,在一众秀才、举人的羡眼中,落落大方的坐在了宴前,开始和陈知府,还有云州府一众乡达开始畅谈。

  他见识惊人,引古博今。

  因没有利益之争,白贵是后进之辈,所以众人看到此幕,无一不赏识于他。

  很快,白贵就找到了聂县令,聂大人。(先前写错,不是宁,是聂。)

  相谈数句,两人渐欢。

  “聂大人原来曾是朝廷的兵部给事中……,不曾想触怒了圣上,贬到了郭北县。可惜了,聂大人忠贞爱国,圣人却遭奸邪蒙蔽……”

  白贵叹道。

  他这句话虽说在骂朝廷、在骂万历,但这向来是文人宴会上的常事。再说万历已经二十年没上朝,即使小会办大事,但对朝堂的掌控力也在不可避免的下降。

  一两句不满之言,并不会遭至什么刑罚。

  这句话说进了聂大人的心坎,不过他还是故作矜持,“圣上贬我定有原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岂能因此事而心怀怨恨。”

  但话是这般说,聂大人对白贵的亲近,肉眼可见。

  一是因为白贵前途似锦,二则是白贵聊天,恰恰切中了他的心事。

  这场宴会,到了亥时一刻终了。

  白贵被陈知府顺便安排在了知府后宅的厢房。

  次日。

  白贵再找聂大人。

  两人谈起儒经,互相谈论对儒经内容的见解。

  “你看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是说,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还有这句‘君子不重而不威’,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