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平定庐江(完)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降的人实在是太多,卢植只好把妇孺老人另立一营加以监管,这样也不怕那些青壮反复。笔~趣~阁www.biquge.info最后,卢植又分了一百北军,七百健卒留守大营,看管俘虏。他实在是分身乏身,没有办法立即处理这些人。然后才率部匆匆北去。

  北方的叛军,一如刘备所料般的被卢植迅速平息。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满地血腥,如果不是现在哀鸿遍野的俘虏营。刘备甚至会怀疑庐江郡倒底有没有叛军。

  平叛很容易。但善后工作却让刘备焦头烂额。卢敏还好,这些年跟着父亲卢植,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有些经验,对琐碎公文的处理能很快上手。至于刘恪,刘备只指望他别添乱,完全没想过他能帮上什么忙。

  将士的赏赐、抚恤,乱民的甄别、处理,战后的防疫工作等等……幸好大方向由卢植决定,他们只需要去拾遗补缺和具体执行就行。

  这一日军帐中,卢敏搓着双手呵气道:“这天气是渐渐冷了,我们可得加快善后工作,钱粮也不多了,可怜俘虏营中之人,若是大人筹措不到更多粮食,不知道他们如果度过这个冬季?”

  刘备一边翻看着文册,一边道:“这个冬季度过了,来年还有春耕呢。诸多猎户还好,组织起来去行猎便可,那些毁家灭田的,该如何是好?”

  帐中一片沉默,数息后,卢敏幽幽叹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刘备撇嘴道:“天地不仁,是天地无心罢了。”

  卢敏讶道:“五郎何出此言?天地无心,何以生万物以养人?”天父地母,可不是反清复明的专用口号,这一说法源自《周易》: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管子》和《淮南子》里都有天父地母的描述,而《太平经》更是具体: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

  刘备道:“大道自然,天地本无心,以世间万物为心。是以天地无心而生化万物,而后我等格物而致知。何为知?吾以为,知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格万物而先致见闻之知,而后大其心,再致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便是良知,便是天理。是以我等要致良知,而后方可知行合一。”

  刘备谈性一上来,又拿出他当年辩论社的风范。越说越快,越说越兴奋,这些日子他从未停止过思考,他的理论正逐渐融合成型:“什么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了,只有格物致知,而后知行合一,才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有才无德,不致良知,为官越高,祸害越大!天地无心,我等儒学传人,便要格物,要以人心体天心,引导百姓为善去恶!我们要为天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