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河山(八)_天纵莫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河山(八)

  不知道是老天有眼还是上天无眼,掘开花园口的当天,黄河上游下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大增,花园口的决口在汹涌的洪水下,迅速被拉开成一个巨大的口子,浑浊的黄河水在两天之内便袭淹了中牟全境。第二天,雨下得更大,赵口的淤塞也被冲开,黄河故道完全断流,所有的水全部转往南方。第三天,花园口与赵口两处黄河水在中牟西北部的茶庵汇合,泛滥区域东西宽度竟达15公里。滔滔黄水分成三股南下,而下游的瓶口就是蚌埠,蚌埠,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徐平的1938年6月,注定要跟这股洪水打交道了。

  宋二虎已经是第二个昼夜没有睡觉了,他带着船队既要把北岸的灾民送到南岸,同时还要把日军在小蚌埠的物资能弄多少就弄多少,弄到南岸。徐平的二十辆汽车也是人停车不停,开到三辆汽车直接暴缸起火。大水从中牟到蚌埠,走了差不多十三天,在这十三天里,淮北淮南的民众抢割冬小麦,搬家到淮南地势较高的地区,凤阳狼窝山一带过去的穷山沟,竟成了首选之地。

  狼窝山皖东忠义救国军的基地,立即升级为灾民的聚集区,一时人欢马叫,人气实足。徐平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自己在这一带是能扎下了,在老百姓眼里,徐将军不是骗子,是神仙,能预料到黄河决堤,了不起。宋二虎的人到处宣传,说是万恶的日本人,为了炸死我们守卫黄河河堤的国军战士强渡黄河,不惜用飞机大炮对河堤进行没日没夜的轰炸,不顾中国人的死活,终于把黄河大堤给炸开了口子,才造成了下游的这一场大灾难。龚庆元利用这个机会,在各地搞活动搞演讲,谴责日本人的罪恶,并把这个做法上报军统局。戴笠大喜,连忙上报老蒋,让媒体大肆宣扬,把这笔烂帐算在了日本人的头上。

  莫敌在获知黄河改道的同时,也收到了军部的通知,176师从六安前往安庆,逐层打击西进之日军。他知道,自己愧对灾区的百姓而不能施以援手了,只能默默的祈祷,希望这次人祸不那么严重。每天,他与徐平保持联系,了解灾民的情况,当他知道,上游的百姓受灾虽然严重,但是蚌埠一带的民众在宋二虎等人的努力下,能够最大程度的脱灾时,稍感欣慰,自己在凤阳狼窝山一带埋下的这根钉子,关键时刻竟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只是功劳全部成了军统戴笠所有,他随后两次去到合肥蚌埠和狼窝山,带着大量的记者,带着大量的物资,向媒体展示军统局在这次灾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徐平为此得到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宋二虎官升一级,皖东忠义救国军蚌埠挺进队中校队长。

  1938年6月10日,黄河决堤的第二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