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六章 九月_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要那些官方的政策就不好要了。不过陈新也相信崇祯不敢断自己的辽饷。

  额外的好处也有,陈新拔除了王廷试的心腹刘泽清。那支奇兵营也被解除武装,登州镇内只有巡抚标兵的三个营头不在登州镇控制下。陈新借此稳固了登莱形势。朝廷的力量被完全驱逐出登莱乡间,只有登州城内还有王廷试和吕直的势力。

  借着这次的机会,行动队清除了不少青州府的缙绅,趟地虎也出来了几趟,将原本不好处理的几处地方扫平了,青州乡间敢和登州作对的宗族势力偃旗息鼓,登州的屯堡正在加速扩张。

  登州镇屯堡占据的耕地面积总数达到了二百四十万亩,这个数字已经能和那些藩王的纸面封地相比。在登州和莱州所属乡间完全占据优势。其中平度州占地一百五十万亩,占了平度耕地面积的六成,在青州府的占地达到了四十万亩,设立屯堡八十余个,并且在兵变之后加快了步伐。半独立状态的辽南则开发出七万亩耕地,因为地处前线,屯堡设立的密度更大,达到了二十个,以形成依托屯堡的防御纵深。

  登州的屯堡总数为四百九十三个,人口一百零五万人,除了这些屯户之外,还有大批流民拿着屯户户籍进入登莱的各种工厂,各个屯堡去外围也形成了一些社区,这些人靠运输等临时劳力为生,也有在屯堡周围做从事服务业的人,登州各处繁荣的商业和充足的人口给他们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

  登州镇属下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余万人,每天依然有源源不断的流民到来,登州依然需要更多的土地安置人口。

  作为经济战附属品的棉布大战也结束了,棉花价格曾在八月下旬被压到了最低,棉商损失惨重,收棉比较晚的棉农砸在了手上,刘民有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种植面积,九月又开始加大收货数量,以免棉农尽数破产而使得来年山东棉花大量减产,那样的话登州镇就没了原料供应地。

  棉布价格在缓慢回升,棉农又得以缓了一口气,但并非每个地区都在回升,青州府南部也大量种植棉花,这里离运河较远,中间隔着衮州府,却靠近莱州府灵山卫,往年有江南商人来采购,也有运河收棉的商人过来,去年还多出了灵山卫的登州棉布厂采购,是不愁销路的。

  但到了今年行情就不同了,运河棉布价格的波动影响到了江南和运河商人,这些商人都在谨慎观望,青州府到运河路途较远,成本原本就高出一截,棉商不愿冒太大的风险,而登州棉厂也不来采购,刘民有刻意减少青州府的购棉价格,让部分自耕棉农破产,不得已变成流民投入了登州屯堡,另一方面则是想减少青州府的种棉面积,如今天灾一年比一年严重。刘民有需要在登莱青三府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