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论人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纵观郑芝龙的一生,都在背叛和投靠中度过,观其事迹,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

  郑芝龙早年家贫,后来无以度日,投奔在澳门经商的舅父,这是他第一次开始接触海上的事务,在这一阶段,郑芝龙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他倒过马尼拉,自学了荷兰语,入了天主教。

  随后,他离开了舅父,来到了平户,成为大海商李旦的手下。1624年初,在李旦的推荐下,郑芝龙到了澎湖,成为了占据这里的荷兰人的通事。

  由于明朝和荷兰的争执,影响到李旦当时的明日台间的商业利益,因此李旦派郑芝龙亦是李旦介入明朝和荷兰的手段之一。从此时开始,郑芝龙将事业重心自日本迁到台湾。

  荷兰人给于这个“来自日本”的通事优厚的待遇,但一开始并没有用郑芝龙,后来荷兰人利用郑芝龙来执行在台湾海峡截击往马尼拉与西班牙人(当时荷兰人的主要竞争对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盗任务。

  根据荷兰长官韦特信件中,记录了派“通事一官”〈郑芝龙小名〉率领约二十至三十艘中式帆船去进行“截击与俘获”的业务。

  有了荷兰人的支持,郑芝龙开始了崛起之路,借助当初的二十二条船,他彻底的走上了海盗的道路,开始了亦商亦盗海上生涯。

  1625年8月2日,李旦正办好厦门、长崎、及台湾贸易,从台湾回平户途中去世,其台湾的产业和士卒转归郑芝龙控制,而于厦门的则落入许心素的手里;郑芝龙自立门户。

  这时候郑芝龙的身份已经是李旦的义子,而后来一直有人(包括李旦的亲属)相信,李旦是被郑芝龙害死的。

  之后,为了便于开展对日贸易,郑芝龙一度依附于大海商颜思齐,后来颜思齐不满德川幕府的统治,和郑芝龙等二十八名闽南海盗商量推翻幕府的事情。后来由于泄密,他们遭到幕府的逮捕,二十八人一起逃亡台湾,随后叫出了十八芝的名号,推举颜思齐为盟主。

  之后颜思齐死,郑芝龙成为十八芝的老大,开始统领这个联盟的力量。有了十八芝为底气,郑芝龙便以台湾笨港为基地,开始在大明海边不断劫掠,使得明朝福建水师疲于奔命。

  这个时候,郑芝龙势力已经壮大,麾下舰船千艘,此时,许心素曾经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对郑芝龙实行打击,但东印度公司并未允许,因为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然,这个合作关系在后来因为利益,一度破灭。

  1627年底,郑芝龙大败福建总兵俞咨皋,震动东南沿海,而后面,他本要在厦门斩杀许心素,但由于朱由检的介入,此时已与历史不同。

  熊文灿提前出山,招降了郑芝龙,同时在俞咨皋的建议下,提前找到许心素,将之收归为自己手下。

  此后,直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