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中枢23人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216中枢二十三人大明门一侧,兵部衙门。

  王在晋在自己的房间内,看着眼前一叠文字,有些茫然,早在半月前,皇帝就传出口谕,让各部都做个年终总结,介时将召开朝会,进行汇报并布置明年的工作。

  说实话,这些词语单个拿出来,王在晋很好理解,但放在一起,就有些不太清楚,皇帝口中时常有些新奇的词汇和主意冒出来,让人费解,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莫非是那些西洋教士吗?

  听说皇帝准许他们在大明传教,还让工部花了三千两银子给他们建造一座教堂,改明儿可以去看看。

  任由思绪飘飞了一会,王在晋再次回到眼前的文字上来,嘿嘿一笑,“年终总结?兵部有什么好总结的?无非就是哪哪儿吃了败仗!”

  不过想想,今上继位一来,女真倒是消停了下,没怎么攻打锦州,倒是蒙古的林丹汗有些动静,进了一次大同,除此之外,整个天下倒是太平,还让皇帝御驾亲征了一次。

  至于那次海上和荷兰人战了一场,收复台湾,王在晋没放在心上,天朝上国,看不起红毛番鬼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年终总结写败仗肯定是不行的,皇帝会骂人你,但卫所也没什么好写的,都烂透了,但不写也不行,那会显得兵部没做事,一年到头,怎么可能一点事都没有,一点成绩都没有呢。

  本着这个想法,王在晋笔锋一转,根据上次三部亏空的案子延伸写了下来。幸好上次本官留了个心眼,开始整顿审查九边冒饷一事,如今也算是卓有成效。

  嗯,在添点边事整顿的消息,记得上次送饷银过去时,下发了这么一个文书,有银子了,整军多少有些效果,至少从汇报来说,几万可用之兵还是有的。

  如同王在晋这样的,六部中都在发生,每个尚书都在认真的写着自己的报告,努力回想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将其中的亮点挑出来,将污点隐藏下。

  欺瞒是不敢欺瞒的,但是一笔带过人人都会,文人们,用点春秋笔法是最基本的技能,每个人都会,跟不要说高官如尚书们了。

  除了尚书外,侍郎们也在准备着,虽然他们不用汇报,但从小道消息听说,在报告后会有一些发言,侍郎是三品官职,比二品的尚书低,但其实这个品级已经很高了,若是外放,勉强够得上督抚一职。

  若是这次发言的好,说出有见地的话,尤其是建议被采纳后,自己岂不是被皇帝给记住了,一旦有事,到时候想起的不就是自己?

  因此,每个部的左右侍郎也都非常努力,一边翻看过往的部务,一边想着自己如何赢得皇帝的关注,留下个干才的印象。

  这股忙碌的气氛,莫名的扩散出去,影响到了六部所有的官员,一时间,文官的核心衙门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