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惊人的教育成果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3章623惊人的教育成果三名外臣当中呢,资格最老的是孙元化,地位最高的却是崔呈秀,年纪最大的则是许心素,他比崔呈秀还要大几岁。

  “初阳先来吧,你将作监乃是重地,当你先来。”崔呈秀微笑着说道。

  “不不不,还是让许大哥先来吧,商作监动静挺大的,想来有很多事要说。”孙元化也推辞着,将位置让给许心素。

  “不不不,我一介商人,怎敢抢在两位文曲星的前面,还是崔大人先来,崔大人乃首辅,虽然退了,但岂可落于我等之后。”

  三人和太监们不同,一阵谦让。

  朱由检也不急,就安静的看着他们三人排座次。

  几人说了好几句后,才算是排下来,崔呈秀第一,孙元化第二,许心素最后。

  “陛下,农作监这段时间以来.....”崔呈秀拱手弯腰后开始说起来。

  农作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罢了,这玩意,只要投钱进去就行,秋收完毕后,除了上缴收入外,他还会留下一笔钱,用来冬天兴修水利。

  当然,因为各地皇庄制度不同,兴修水利的计划也有所不同。京畿这边实行的是雇工制度,因此最大的投入是银钱,消耗不较大,而山西那边,实行的是从京畿这边带过去的大农庄制度。

  那边由于干旱,没有足够的水,而且因为天灾减产,故而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和土地,实行的是控制力最强的大农庄制度,所有人员和粮食合理调配,兴修水利,打井,种树,推广土豆番薯花生玉米等作物。

  至于接手的福王田地,却是最省力的分田到户的制度,将田地分给佃户,每年收取三成佃租就不再管了。

  三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点,目前来说看看不出优劣来,只能先实行一段时间来看,此次的汇报,主要是说下各地水力修建的情况以及粮食产量。

  最后的数字还是令朱由检慢欣喜的,除了供应陆军和京营外,还有大量的出售。

  正是农作监的强力支持,四海商行在大宗粮食贸易成了最大的商行,遍布全国各地。

  除了这些外,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京师皇庄的教育了,上千号的人投下去,目前总算是看到了点效果,入学的孩童足足有五万名,已经是个非常好的效果了。

  关键是,花的钱并不多,只要这些孩子长大,未来一定是栋梁之才。

  “有五万名的学生了?”朱由检不可思议的看着崔呈秀,脸上非常的惊讶。

  就在昨天,他还在和徐光启谈论教育扩大化的事情,但没想到,在皇庄中,已经开始做了起来,而且做得还这么好。

  “是的,陛下。”崔呈秀略微自矜颔首点头。

  这是他去年最大的成果,也是最为显赫的成果,相比于粮食的产量来说,在崔呈秀看来,这个才更加值得大吹特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