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官位随便挑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辅,登基诏让朕给张太后上圣号,这是为何?”

  杨廷和面色不改,躬身道:“陛下,太后仁德,先帝在日,多有劝诫辅佐之功,而先帝驾崩之时,太后坐镇后宫,宵小退避,安定大明江山,功勋至重,人多仰望。陛下入嗣大统,为太后上圣号,乃是顺天应人之举。”

  朱厚熜听着,嘴角微微上翘,“张太后固然贤德,母仪天下。可诏书上让朕尊张太后为昭圣慈寿皇太后,并且尊为圣母,这合适吗?”

  朱厚熜脸色铁青,本以为拒绝了绍治就没事了,谁能料到,还有杀招等着他呢!

  承认了张太后为圣母,是不是下一步就要管朱佑樘叫圣父?然后亲爹就没了?

  自己想保住亲爹,怎么就这么难?

  “陛下,张太后定策捉拿奸佞江彬,又派遣钦差迎接陛下于安陆,三十余日,为了大明江山,殚精竭虑,不辞辛劳。陛下尊奉太后,也是情理之中啊!”

  杨廷和坚持道。

  他说完,毛澄就站出来,附和道:“陛下,阁老之言,的确老诚谋国,太后德昭日月,万民敬仰,若是不尊太后圣母,只恐百姓不安!”

  见毛澄说话了,梁储无奈,也只能道:“启奏陛下,臣也以为,不该怠慢了太后,以免有人恶意揣测,散播流言蜚语,对陛下不利。”

  三门重炮,一致对准了朱厚熜。

  哪管文臣之间勾心斗角,但是在关键问题上,还是站在一起的。

  而且支持张太后,稳固她的位置,就能借助孝道,压制朱厚熜,给新君上一条锁链,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一点上,几位大臣信心满满,他们不觉得朱厚熜能拒绝。

  道理很简单,张太后迎接他进京,这是对他有恩,朱厚熜敢忘恩负义吗?

  而且张太后当了十多年的太后,大明朝还没发生过太后降级的事情,道理上根本说不通的。

  其实杨廷和等人都反复盘算过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让朱厚熜过继给孝宗,都是最简单的办法,什么麻烦都能迎刃而解,又何必百般拒绝呢?

  文臣们不理解朱厚熜,而朱厚熜也不理解他们。

  不管有多少道理,我始终都是朱厚熜,让我改变,那是痴心妄想!

  “阁老,你们说得都对,只不过朕这里有一份太后手谕,你们想不想看看?”

  说着,朱厚熜当真拿出了一份手谕,递给了杨廷和。

  接在手里,杨廷和都有点傻,看字迹,的确是张太后所写,她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诫群臣,要好好辅佐新君,她并不在乎虚名……

  的确是谁反对都没用,可当事人不愿意要,你们还怎么硬塞给人家!

  这是怎么回事?

  杨廷和确信,朱厚熜在进京之前,根本没有和张太后联系过。

  要说唯一的见面,就是刚刚去拜谒太后。

  这么短的时间,朱厚熜竟然能让张太后给他写这份手谕?

  难不成是这小子给太后灌了迷魂汤,否则怎么说得通呢?杨廷和不断提高对朱厚熜的看法,可是这小子总能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莫非说他真的老了?

  跟不上了?

  见杨廷和眉头紧皱,朱厚熜的舒坦就不用说了,他拿过御笔,将尊奉张太后的一段划去。而后对梁储道:“阁老,赶快重新拟一份登基诏,让司礼监用印,昭告天下,可千万别耽误了吉时!”

  谁要是再把新君当成小孩子,谁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傻瓜!

  他是从哪学来的这一套本事?

  莫非说真有天授不成?

  这是梁储在奉天门上,宣读了登基诏之后,最真切的感受。

  连杨廷和都低估了新君,自己的那点心思,真是白费了!

  连续的胜利,让朱厚熜欣喜若狂,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一功臣。

  “富贵,你给我的那六个字,实在是太妙了!没有别的,在京五品以下官位,你随便挑!”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