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需要格外谨慎的会面_重生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随从也人手一束。

  日本记者真多,设备也齐全先进,咋咋呼呼让大家站位拍照,然后快门声如潮,闪光灯闪得苏长青这个专业人士都睁不开眼。

  “苏长青导演,这是您第一次到访日本吗?”

  “苏长青导演,您的上部作品《太平号》票房大获成功,这次携新片来日,是否有信心再创佳绩?”

  “苏长青导演,有评论说您的拍摄手法、运镜方式有黑泽明导演的影子,您对此有何回应?”

  苏长青一直微笑着,这些问题没啥营养,他不想回答。

  尤其最后一个问题有钓鱼之嫌,承认否认都会被人大做文章。

  他还真想呵斥那家伙,黑泽明那套技术是二十年前的了,你特么哪只眼睛看出老子模仿了?

  这时日方接待人员喊话:“各位记者先生,非常抱歉,我们没有在机场安排问答环节,明天会有专门的记者会,届时会邀请各位参加。”

  日本这方面的操作是更有经验的,搞宣传如同拍电视剧,一集集安排得很明白,将话题尽量拖长,要是在机场就把记者会开了,就少了一次见报机会。

  而苏长青之前《模特队》和《我的野蛮女友》都是在机场就开了记者会。

  这无关模式、理念先进与否,而是发展阶段问题,国内现在基本还是国营大媒体当道,让大记者们跑一趟机场,仅仅拍照接机?

  那可就有好果子吃了,想这么抻着玩反而是外行。

  既然日方工作人员都说了,苏长青当然配合,用日语感谢了现场记者:“诸位辛苦了,我们明天记者会见。”

  “太好了,苏导演会日语,那就麻烦您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好吗?”

  日方工作人员不再理睬记者,簇拥着苏长青在闪光灯中下到停车场,乘车扬长离去。

  陪同上车的前田信子十分惊讶,给了一个很夸张的表情:“长青君太厉害了,短短时间就把日语学会了?”

  坐在前座的西门雄帮忙吹了个牛:“不仅仅是日语,韩语也学会了,前后也就不到一个月。”

  苏长青笑而不语,许多牛就这么吹起来的,然后成了传奇。

  牛顿被苹果砸了,爱迪生孵小鸡,华盛顿的小斧头等等,也许若干年后也有人说,大导演苏长青为了工作方便,半个月精通了日韩两门语言。

  “长青君,你可太了不起了,明天记者会我要告诉他们,您为了日本之行几天就学会了日语。”

  现在变成几天了。

  苏长青倒是想起十几二十年后网络上有个段子,说是某明星在日本说中文,特别爱国,令人感动。

  这段子先后被安在好几个明星头上,弱智的说法很侮辱别人智商,梅露兰·多拉因为工作需要都是说中文,难道她不爱美国了?

  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许多人说中文,和爱什么不爱什么好像也扯不上关系,海外许多根本不认同大陆的人也说着中文,一点也不令人感动。

  一代目苏长青来过多次日本,时间提前了二十年,似乎没有多少不同。

  或者说接下去二十年,这地方改变不大。

  日方原本安排了接风宴会,不过这次苏长青真的推辞了,因为晚上答应了北野武共进晚餐,也算是接风洗尘。

  犹豫之后前田信子还是提醒了:“长青君可能不知道,北野武是个好色之徒,晚餐后他如果安排其他接待您需要慎重,不要被记者拍到。”

  想了想她又补充:“记者好像已经知道您二位将会见的消息,需要格外谨慎。”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