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诸葛家族_三国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玄以前为官只至县令,如今可为郡守,自是欣然应允。姜述又道:“听闻贵家书香传家,可否引见一下子侄?”

  诸葛玄子侄共十一人,成人者唯诸葛谨最贤,余者碌碌。诸葛亮年方九岁,诸葛均更是年幼。姜述见诸葛谨举止稳重,应对得体,道:“子喻才名甚佳,为本侯书记如何?”

  诸葛谨不愠不火,脸色如常,上前拜谢道:“谢大人赏识之恩。”

  姜述又召诸葛亮上前询问,见他年少沉稳,心思机敏,识见不凡,少年时便与众不同,果然名不虚传。姜述谓诸葛玄道:“司隶校尉周异之子周瑜,昔日托付本侯教导,本侯今见诸葛亮聪慧,可为周瑜学友,欲索去青州就读,先生以为如何?”

  姜述少年成名,又首创青州国学,诸葛亮能入姜述法眼,可是天大的福分,诸葛玄安有不从之理?

  姜述又言:“琅琊虽复,周边未靖,可举族迁往东莱。本侯会妥善安排。”

  姜述此次阳都一行,延请诸葛玄出任太守,召诸葛谨为书记,收诸葛亮为徒,又费心安置诸葛族人。诸葛玄为之感动,当即下了投奔决心,拜伏于地,道:“诸葛合族为主公效命。”

  诸葛谨随同姜述先行返回开阳,次日诸葛玄赶来,姜述当众授太守印绶,仔细嘱咐若干事项,又让张合暂代琅琊郡尉,统兵三千驻守开阳,收编训练开阳降兵。

  事务基本理毕,姜述省起琅琊宫之事,自从穿越以来,姜述屡次想去琅琊宫拜见南华真人,求其指点时空穿梭之道,但数次皆因事务耽搁。南华真人并非后世唐代所封的庄周,而是另有其人,此人虽未成仙,但应已经得道,在姜述心中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三国演义》记录左慈戏弄曹操,于吉戏弄孙策,而这两位名传后世的大神,皆是南华真人之徒。《三国演义》记载,将三卷天书《太平要术》传给张角,让其普救世人者也自称南华老仙。

  结合史上所述和情报汇集,姜述认为南华真人是汉末最牛的避世高人,其徒左慈、于吉名满天下尚是小道,其传授天书《太平要术》给张角,直接导致黄巾之乱,摇动大汉根基,准确的讲此人才是大汉的真正掘墓者。

  姜述安排完诸事,盘算还有数天空闲,分配众人任务,在典韦、许褚等人卫护下赶往琅琊宫。琅琊宫位于琅琊县境内,建于青徐两州边界山海相连之处。姜述起初以为琅琊宫建于崂山,出任东莱太守以后才知崂山属于青州境内,此时赶到琅琊宫山脚之下,才知此处应是后世大珠山。

  大珠山位于琅琊城东五里,琅琊观建在后山半山腰处,名为道观,却无香客。琅琊观是南华真人修炼之地,其一生授徒无数,此观并不对外开放,只是为授徒之所。前山所建道观名为秩志宫,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