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过肩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过肩

  徐容十七岁入行,如今算来,已然将近五年。

  在入行的头两年里,他演的是民工、福临、魏和尚、张宝金、沈一石之类的戏份不太多的配角,直到公司意识到了他惊才绝艳的天赋,给予力捧,才接到了丁力、罗佩纶两个戏份比较多的重要角色。

  “天赋”是刘燕名对外的说辞。

  但是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大明王朝》。

  《大明》是他拍的第五部戏,距离今天,业已三年,可是如今每次拍戏,他总忍不住跟那会儿做对比。

  随着拍的戏越来越多,对于那段日子,他也越发的怀念。

  演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倒是其次,因为不具备太大的可比性,在他参与过的影视作品里,也许只《建国大业》可以一拼。

  出镜的绝大多数演员,哪怕台词不多的小角色,眼睛里都带着点光,而非镜头前一根根麻木的木桩,这样的戏,《大明》和《建国》是他参与的唯二的两部作品。

  之所以怀念,最关键的在于演员的态度,陈保国腕儿已然足够大,在他待在剧组的那段时间里,却从没见他离开过剧组。

  就像一群疯子。

  那个时候他也疯,甚至疯的还比较早,当时并没有太过深刻的感受,后来越想,越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幸运的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他参与了创作过程,有幸见识到了倪大虹那静默无声的惊天一跪,并且养成了剧本不带片场、坚持情绪体验等习惯,遗憾的是,戏份杀青之后,因为要赶去拍摄《新上海滩》,走的比较急。

  当时经历尚浅,并没有太过深刻的感觉,如今时过境迁,才逐渐意识到那一走错过了许多。

  只是哪怕时光倒流,他还是得走,他不后悔,只是觉得遗憾。

  晚上读剧本的体验,让他心底生出种无奈的感觉,因为经京可提醒,他才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不是演的不好,而是演的太好。

  但是这个好,前提是同演者能够架的住,就像先前《潜伏》时,姜伟特意给他配了“四大护法”。

  京可表达的感受,他也切身体会过,最初跟李又斌搭戏,他也时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直到《闯关东》才明显好转。

  就像两个人打架,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一拳锤过来,伸手去接,拳掌交接的刹那,陡然发觉对方拳头上的力气重的惊人,猝不及防之间,手腕直接给砸折了。

  他看过几个老前辈的创作感悟,演员通常会遇到的困惑,如对斯氏体系的怀疑、对自我的怀疑、对技巧和情绪的优先性等等,他一直通过不断的夯实基础、反醒自身尽力避免,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及同演者水平过低的问题,或许提及过,只是在出版时删去了,毕竟于同行实在太过不友好。

  前两天,乐坛的一位老大哥李宗墭公然抨击唱片行业的酒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