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又多了一个读书的理由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洗耳恭听。”

  “暨阳程氏有一块地与你家接壤,程家主托我传话,欲用市价购买那十顷地”

  萧扬话未说完,萧钦之想也不想,脱口道:

  “不卖,贵贱不卖。”

  土地产值收益每年都有复收,何况又不缺钱,程氏倒是打的好主意,现价购买,这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

  萧扬冷笑道:“我萧氏已不是士族,今年底土断,县里要清查流民与土地存量,多的上缴,流民更换白籍,耕种官府课田,我萧氏若是被查,去留一半,你道该如何避过?”

  世家大族收纳流民,藏匿人口,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来庞大的土地需要人赖耕种。二来流民耕种的土地,虽需要上缴所有收成,但有一碗饱饭吃。

  而常籍佃户耕种官府课田,辛苦劳累一整年,去除上缴繁苛赋税,所剩无几,若是遇到年景不好,指不定要饿肚子,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当流民,混一碗饱饭。

  萧钦之道:“往年怎么过,今年就怎么过?”

  “黄口小儿,天真。”萧扬蔑笑道:“往年我族为士族,自不必担心,今年不是了,这是其一。我萧氏县里无人,晋陵郡郡丞是程方,武进县黄主簿受程氏提携,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这是其二。”

  这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程氏无外乎仗着有外有大官,士族身份,欺萧氏无人,行土地兼并,硬吞那十顷地。

  若是萧钦之家不从,年底土断的时候,必然逃不过,同时还要连累族人受祸,这倒是一个大问题,萧钦之一时难住了。

  这已经切实威胁到了各家的实际利益,纵使生出怜悯心,也不得不好生思量,此时没出落井下石,已经就算好的了。

  大厅里,第三次安静下了,实力不够,就只能受欺负,萧钦之穷尽脑汁,想不出好办法。

  晋朝官员荫田,一品五十顷,每降一品,少五顷,萧烈官至六品,按律可得荫田二十五顷。

  萧母方才思虑了许久,不忍连累族人,道:“钦之,那十顷地就卖了吧,还有十五顷地,足够我们一家生活了。素日里,叔伯对你照顾有加,怎可为了一己私利,而连累全族。”

  “娘!”萧钦之道,紧握着母亲的手,心中顿生一种无力感,和灰败的挫败感。

  这是萧钦之自来到东晋,第一次面对现实,毫无疑问,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了!

  萧母看着儿子,继续道:“十顷地而已,不打紧,昔年有汉昭烈帝织席贩履,我朝有陶司马起家于微末,只希望你能铭记于心,勤奋进学,光耀门楣。”

  萧钦之心里憋着一口气,铿锵点头,眼眶蓦的泛红,又多了一个读书的理由。

  胖老八的娘提议道:

  “四嫂孤儿寡母,殊为不易,那十顷地,怎可让四嫂一家出,我们各家凑一些,另给四嫂购置十顷地罢。”

  六叔道:“就按你说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