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6章 医者们的春天到了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什么时候开始?”

  孙思邈疑问。

  李元吉摇着头道:“不急,在此之前我们还得先将各地的杏庐进行一个细致的划分。”

  孙思邈疑惑的道:“怎么划分?”

  李元吉直言道:“自然是分个甲乙丙丁。”

  孙思邈皱起眉头道:“病患可不能分三六九等。”

  李元吉知道在孙思邈心里,病患就是病患,不分三六九等,也没有高低贵贱、轻重缓急之分,可不分三六九等,不分轻重缓急的话,以大唐如今的医疗条件,根本就不足以有效的治疗天底下所有的病患。

  所以还是要分。

  李元吉感慨道:“孙先生,我知道对你对所有的病患都一视同仁,可高明的大夫有限,好一些的药材也有限,病症也分轻重缓急。

  有的人病轻,寻常的大夫就能看好,有的人病重,需要高明的大夫出手才能看好。

  所以就得想办法让病症轻的去找寻常的大夫,让病症重的去找高明的大夫。

  不然的话,一口气全涌到了高明的大夫面前,不仅耽误高明的大夫救治重病症的时间,还耽误别人救命。

  就像是现在的长安杏庐一样,病人们在到了以后,不论病症大小,都先找你,找不到你的情况下,才去找其他人。

  一些有身份的,得了一点小病,到了这里以后,就指名道姓的找你,根本不在乎其他重病人的死活。

  要是能将重病症和轻病症分开的话,你是不是能救助更多的人?”

  长安杏庐目前是什么情况,孙思邈很清楚。

  以长安杏庐的现状向孙思邈说法,孙思邈很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

  事实上孙思邈自己为了救助更多的重病症,也制定了一些规矩。

  只是长安城内的贵人们身份都高,来了以后,指名道姓的找孙思邈,其他人也不好阻拦。

  所以孙思邈定的规矩,只有他自己在遵守。

  “那你说怎么个分法?”

  孙思邈想通了其中的利弊以后,缓缓的开口。

  李元吉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所以毫不犹豫的笑着道:“将道、州、县、乡的杏庐,以甲乙丙丁分为四等,其中甲等的杏庐设在道治,乙等的杏庐设在州治,以此类推。

  乡等的杏庐治不了的,可以由杏庐里的大夫出具相关的文书,转到县治,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就能将所有的病人区分开来。

  轻病症,寻常的大夫能治好的,在丁丙两等杏庐诊治即可。

  重病症,需要高明的大夫诊治的,就可以到甲乙两等杏庐救治。”

  孙思邈再次的陷入了沉默,分析起了这种分发的利弊。

  这种分发在大唐有利也有弊。

  由于道路不通,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一些重病人很容易在赶路的途中就病发身亡。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百姓们,在得了病以后,一般都会选择硬抗,一直到抗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去找大夫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