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 最后一根稻草_三国:我觉醒了数据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打了三十军棍的武安国,一边扶着墙,一边朝自己的屋宅蹒跚走去。

  他心中是有万般的恼火和委屈,此时此刻,无从可以发泄。

  一面因为孔融的猜忌的猜忌,一面是对孔融暴政的不满。

  回到家中,在武安国刚关上门的一刹那,就看见一只黑色的苍鹰,扑翅而来,宛如一道九天陨落的黑色流星,划破长空。

  与武安国打了一个照面,然后又瞬间一飞冲天,消失不见。

  当武安国缓过神来的时候,他惊奇的发现,自己身前的石桌上,已经凭空出现了一纸书信。

  他见过飞鸽传书的,长这么大,倒还是第一次看见飞鹰传书。

  可这四海八荒的,又会有谁,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局下,给自己传信。

  自己是孑然一人,无亲无故,难道说,这只是个纯粹的意外?

  武安国心中困惑不已,但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还是上前,展开了那一纸书信。

  而书信里的内容,却让他那颓靡的眉头,瞬间又紧绷了起来。

  这封信,不是别人写的,正是潘凤所书。

  而信上的内容,写的正是潘凤劝武安国放弃幻想,认清现实,知道孰为黑白,趁早弃暗投明。

  并且在信的末尾,潘凤还用苍劲有力的笔锋写道:“想必将军,也不像看到,这满城百姓,因为孔融的一己私念,以及将军的一时愚忠,战端未开就死于反戈之下吧。事到如今,这城中数万百姓的性命,就全权交在将军手里了,望将军以大局为重。”

  这一番话语,不仅站在了良禽择木而栖的角度上分析,也站在了天下大义的角度上,对武安国进行了双重劝说。

  背部的灼烧感,仍然在不断刺激着武安国的大脑,但此时他那佝偻的身影,却缓缓挺拔了起来。

  看完那一纸书信,武安国陷入了深深的愣怔之中。

  命令下达的当日,孔融便让麾下部将,带着一众兵马,赶至城门前,对城中百姓的暴动发起武装镇压。

  于是乎,当日北海的南城门,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被斩杀的暴民,尸体都被齐刷刷拖到校场军营,至于是个什么处理法,就不得而知了。

  而孔融却是优哉游哉的,独自一人立于宅院中,正一边读书,一边品茗,似乎没有把外面的动静当一回事。

  仿佛在他看来,这帮人为了他心中那所谓的大义牺牲,非但不值得同情,相反这还是他们的一种殊荣。

  有人生来站在山巅,而有人生来伏在山脚。

  山脚的人,拼命往上爬的故事,很美好,但能爬到山顶的人却是屈指可数,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那里。

  换成现在的话讲——有人穷极一生,都在摸索道路前往罗马,而有人生来就在罗马。

  这就是孔融所信奉的信念。

  “报——”

  正当孔融一边品茗,一边静心读书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无情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